-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气候特征;黑龙江;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土壤:
地带性土壤——红壤或黄壤,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低产土壤。改造措施: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改造后的水稻土为高产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分布在四川盆地,由盆地中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较为肥沃。;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壤肥沃,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区和淡水鱼产区,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棉花、油菜籽、桑蚕和多种淡水鱼等。
②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为全国重要的稻谷、油菜籽、桑蚕、甘蔗、柑橘产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③东南丘陵:
包括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浙闽丘陵,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分布广泛,红壤酸性大,缺乏有机物质,是低产土壤。
④珠江三角洲:
地势低平,因地制宜发展“基塘农业”。;评价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不利条件:
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补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成的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水稻,把丘陵缓坡辟为茶园,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2、南方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2、南方地区;(2)海南岛的开发
开发海南岛的意义:
南方地区有我国主要的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矿产资源和优良港湾。同时,开发利用海岛,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证国家安全。;海南岛的开发区位优势明显:
地理区位优势、热带资源优势、海洋资源优势等。
①地理区位优势:
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士的结合部,既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又是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近傍香港、珠三角,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西亚,又靠近国际深水航道,海运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②热带资源优势:
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见右图)。; 海南岛地处热带边缘,光照充足,夏长冬暖。一月平均气温超过16℃,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农作物可以达到一年三熟,降水量丰富。诸多有利因素使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见下图)。;③海洋资源优势: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发展海南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见下图)。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海南岛的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海南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2、南方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条件;交通建设方案;长江的忧患:
①长江为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雨季较长,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为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②长江中上游地区,长期以来滥伐滥砍、陡坡开荒,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带到下游地区,影响河流排洪能力。
③长江下游地区的河湖长期淤积,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大大降低,湖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
自然原因:主要为长江流域面积广大,加之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节,容易引起河水暴涨。
人为原因:主要是长江的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长江下游地区的河湖淤积严重,再加上围湖造田等,影响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排洪能力。;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治理:
一方面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修水库、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等),下游地区加固江防大堤、建分洪、蓄洪工程等。
另一方面要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少旱涝灾害,开始营造“长江中上游”防防林工程。;⑷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主要作用;生态效应;生态效应;(5)浦东的区位优势与开发意义:
上海市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开发浦东新区来解决城市问题。浦东新区自然条件好,地形平坦;河渠纵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