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文言名句冷漠面纱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掀开文言名句冷漠面纱方法

掀开文言名句冷漠面纱方法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出文言名句中的人文精华,让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汉字组合,不再仅仅充当默写拿分的工具,而是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积极的道德情感来引领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用其独特的文字魅力、凝练的语言风格来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美读法 对文言文,尤其是其中的名句,不妨在“读”上下工夫,读得新,读得美,读得有调,读得有情,读出名句的意蕴 对于一些情感丰富的名句,要求学生化身为作品的主人公,在美读中真实地再现作者的情感,物我两忘,如,朗读《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首句高起,读得激情澎湃,充满壮志豪情。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重读“穿”“拍”“卷”,尽可能用声音读出赤壁的壮美。最后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用自嘲的语气,“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读得绵长,读出梦的意味,读出淡淡的无奈。如果学生能够忘记自己,真正体会出作者的感情变化,读来是感人肺腑的 对于一些政治色彩较浓厚的名句,最好让学生能学习古人,摇头晃脑地读,用文言腔调读,体味语言的波澜起伏和实虚词之间的节奏变化、语调变换,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在美读过程中,在与古人邂逅交流中,触摸他们的思想,体悟他们的品质,启迪自己的智慧,陶冶自己的情操 摘录法 中学阶段接触到的文言名句不少,如果平时有意识地摘录下来,不管是对学习文言文,还是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如,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是学习需要坚持不懈;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意志坚定……这些都可以作为名言,摘录下来 这些具有深刻的思想底蕴的名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些句子进行点评或写读后感,或者是用其他名句来对此进行补充,如,学习《五人墓碑记》,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背后的思想,教师可以补充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及梁启超据此修改而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个句子,让文言名句的内涵深入学生心灵 对摘录下来的名句,要求学生经常翻阅记忆,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引用。这些名言名句,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比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学习文言名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含义,理解诗文主旨,感受作者心境,不妨试一试这种方法 比析诗句可以用同题材诗句比,比较其不同主题和不同感情基调,如,同样是写秋天的诗句,有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激越向上,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悲凉等,通过比较,可以感受不同诗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格魅力;比析诗句也可以用同时代诗人的诗句比,李白的诗句大多浪漫豪迈,就是《行路难》中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所表现的悲愤之情中也充满了不屈的抗争,而基本是同时期的杜甫,由于个性不同,遭遇不同,关注角度不同,而形成了类似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沉郁顿挫的风格,在比较分析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的历史,了解两位诗人的个性特点、诗文特色;比析诗句还可以用相似遭遇下不同诗人的诗句比,如,同遭贬斥,刘禹锡感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途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胸襟。柳宗元抒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呈现出遗世独立、凛然无畏的精神面貌。苏轼通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对人生风雨的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这样的比较分析,有利于学生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深切体会个人得失对人生的影响,把这种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内化为自身的心灵认知,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