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护理

浅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护理【摘要】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在“三伏”酷暑阳气旺盛之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敷贴,可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在冬季发病的目的[1]。我院针灸科门诊进行了多年的冬病夏治贴敷治疗,疗效满意,其中操作方法和护理十分重要,本文根据我科长期护理经验,从患者贴敷治疗前的心理护理、贴敷治疗中及治疗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出总结。?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护理?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83-02 冬病夏治的基本原理:夏季的伏天外界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以助生长之能[2]。“夏治”是指在夏季最炎热的时间择时治疗,利用夏天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条件,对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通过药物调节,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扶正固本、平衡阴阳,使“冬病”得到缓解或康复。因此我们选择一年中阳气最盛,天气最热的“三伏天”为疾病最佳的治疗时机,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人体阳气盛极,阴气始生,阳气发泄,气血趋向于表,腠理开泄,经络通畅,阴凝之气易于离散。此时以温热药进行穴位贴敷可鼓舞正气,辅助已盛之阳驱散患者体内阴寒之气,调节脏腑功能,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冬病夏治”应合了“天人之律”[3]。我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冬病夏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体虚易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慢性寒胃病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在贴敷治疗中,操作的方法和贴敷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护理经验作以下总结。? 1.药物组成和方法? 1.1药丸处方由《张氏医通》敷贴方化载,其主要药物由细辛、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等组成。? 1.2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所选穴位,每个穴位贴敷一个药丸,直接贴压于局部,按压成饼状,外加胶布固定,一般贴4~6h。? 1.3敷贴时间:每年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各贴敷1次。连续3年为一疗程。? 1.4取穴:呼吸系统疾病:双侧定喘、肺俞、心俞、膈俞、肾俞;消化系统疾病:双侧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颈腰椎病:大椎、身柱、至阳、神道、命门、腰阳关、双侧肩井、肩中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 2护理? 2.1贴敷前护理:? 2.1.1贴敷前应先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穴位贴敷治疗的机制、贴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思想上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1.2交代患者按“三伏”的第一天贴敷,且不宜空腹进行治疗。? 2.1.3贴敷治疗前一日清洁背部,以防感染。? 2.1.4贴敷时宜穿透气性能好的宽松衣衫。并保持皮肤干燥,以免胶布脱落。? 2.1.5冬病夏治对于阴虚火旺、两岁以下儿童、孕妇应慎用。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感冒发热、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结核病、支气管扩张咳血、恶性肿瘤、糖尿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或瘢痕、对贴敷药物、胶布严重过敏的特殊体质患者都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的贴敷治疗。? 2.2贴敷中护理:? 2.2.1选准穴位,少选关节或其他活动度较大的部位的穴位。? 2.2.2贴敷治疗时远离空调,因为皮肤遇冷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 2.2.3贴敷中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每次贴敷时间长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灵活处理,取药时间以患者产生灼痛时为度,成人一般可贴4~6小时。小儿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敷时间,2~4小时,个别对药物特别敏感的患者,要严密观察,若出现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的,不能耐受者可提前去药。? 2.3贴敷后护理:? 2.3.1贴敷后的局部护理:贴敷后局部会有痒、热、微痛等感觉,皮肤有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丸,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及时到医院就诊。贴敷部位出现起疱或溃疡者,待皮肤愈合后再进行敷药。小的水疱一般无需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疱应用无菌注射器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局部涂擦碘伏消毒,无菌纱布覆盖以防感染。? 2.3.2贴敷期间的饮食护理:贴敷当日饮食以清淡为宜,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生冷、海鲜油腻、禁食发物,如牛羊肉、鱼虾、公鸡、猪头肉、驴肉、鹅、以及其它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2.3.3生活起居护理:敷药后注意休息,尽量减少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固定药丸的胶布脱落。一旦药贴脱落,首先要把身体擦干后,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