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八步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贺州市八步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贺州市八步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贺州市八步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八步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建设的经验、成功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宣传、加强技术创新、增加投入、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广西贺州;八步区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16-03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产品高产出、转化高效率为特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贺州市是桂东区域和辐射桂湘粤三省(区)的重要商埠,市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建设基础好,工业“三废”污染少,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2009年贺州市政府开始谋划建设“森林之城、田园都市”,2010年规划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市。八步区是贺州市重要城区,近年来,紧紧围绕“生态立区,农业稳区”的理念,持续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建设工程、生态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工程、生态农业旅游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建设示范工程等项目,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开发、推广农业新科技等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地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子 1发展现状及成效 现已建立了莲塘、贺街、桂岭、信都、仁义等生态富民示范镇5个,建成生态富民示范村20个,拥有生态富民示范户1 102户,生态区耕地面积4万hm2,人口超过83万人,生态区农业总产值30亿元,农民生态产业人均收入2 000元,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 1.1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得到推广 自2003年以来,八步区组织实施了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建设、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等工程,把农村清洁能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采取多种措施,成立专业施工服务队,做好沼气开发,现已建成县级服务建设点1个,镇级服务建设点14个,村级服务建设点57个;同时加大资金扶持,投入7 000万元的补贴资金,平均每座沼气池补贴1 700元,鼓励农民建设沼气池。目前全区14个乡镇(街道)累计完成沼气池4.143万座,沼气池入户率为51%;其中非贫困村沼气池完成3.303 1万座,沼气池入户率为39.99%;65%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全区无沼气建设空白村。由于农村清洁能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有效地降低了对石油气等资源的依赖,也减少了对森林等资源的破坏 1.2秸秆综合利用初见成效 八步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一项主要工程。按照“以疏为主,堵疏结合”的方针,广辟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大力扶持秸秆综合开发产业,全区200万t作物秸秆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2% 1.2.1秸秆青贮发展养殖业。以贺州西牛牧业等企业为龙头,以“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动群众利用秸秆青贮大力发展黄牛、水牛、奶牛、淡水鱼养殖等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八步区已发展成为“广西畜牧业十强县”,畜牧水产业年产值13.75亿元 1.2.2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通过连续多年的宣传示范,做好秸秆还田免耕抛秧技术、“腐秆剂”、秸秆堆腐还田技术[1]等配套技术的推广工作,秸秆还田在全区得到大面积普及,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每年的秸秆还田面积达1.2万hm2,大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的施入量 1.2.3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引进和扶持了深圳天华、贺州惠农公司等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创建了八步区农科所等多个秸秆食用菌重点生产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群众有效利用作物秸秆发展蘑菇、香菇等食用菌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区2010年食用菌生产为110万m3,年利用秸秆10万t,年商品菌产量6 500 t,产值2 700万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八步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1.3推广土肥新科技,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通过多年持续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连年实施种植绿肥、“沃土工程”等,土壤肥力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耕地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推广秸秆还田8.3万hm2,秸秆还田率达51%,种植绿肥6 666 hm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应用相关技术面积达26.7万hm2,作物施用配方肥2亿t,覆盖率达80.9%,地力逐年提高。同时大面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莲塘镇仁化新村、信都镇平龙村无公害西瓜、沙塘桔园等基地均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生产。目前全区在蔬菜、西瓜、果树等优势农作物上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面积达6 660 hm2,节水499万m3,节肥690 t,有效推进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也减少了水肥浪费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