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波高新区GX地块法定文本.doc
宁波国家高新区GX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文件
01、总则
1.1规划1.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GX02地位于区,北至路,南路,西,东路,规划面积为公顷。、
2.1功能定位目标规划结构、
3.1控制原则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来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而单元内各地块分量允许突破并相互平衡,由此来增加地块的开发弹性。
3.2单元划分
结合行政街道和社区界限范围、天然的地理界限如河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内在关联性、土地使用性质的同一性、主次干道围合的街坊、合理的交通分区等因素来划分控制单元。
依据上述原则,规划将本地区划分为2个控制单元,单元编码为GX02-01至GX02-02。
3.3控制内容
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口控制规模、总建设容量、公园绿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
本编制区的总建设容量352.5万平方米,其中保留的建设容量83万平方米,新建的建设容量269.5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04、
4.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61.6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9.03%,人均居住用地33.9平方米。其中二类居住用地52.85公顷,幼托中小学用地5.89公顷,住宅混合用地2.94公顷。规划以城市道路和河流围合空间,形成2个基层社区。规划居住人口0.69万户,1.8万人,每个基层社区分别为8000~10000人。
4.2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67.6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1.82%,人均公共设施用地37.15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用地19.17公顷,商办混合用地15.8公顷,教育科研用地28.64公顷。
规划顺应高新区整体结构,依托江南路布局大型公共设施用地,形成服务园区的带状公建轴;
规划以社区商业网点、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警务室、幼儿园等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主,形成社区中心。
4.3工业仓储用地
逐步搬迁现有的企业,规划不在区内设置工业仓储用地。
4.4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还包括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配套原则
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
5.2配套要求
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按街道级和社区级两级进行分级配置,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七项设施。
街道级必须配建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地、菜场、超市等各项设施,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初中、高中、邮政所等设施。对于社区级配套设施,高新区采用集中建设的模式,建设社区中心,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等各项设施,同时配建停车场与户外活动场。幼儿园单独配置。
06、
杨木碶河最小控制宽度30米,为一般河道,河岸两侧形成居住区水岸休闲绿地。
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道。
6.3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活动的聚集点。本区公共开放空间主要有两个层次,开放空间廊道和重点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廊道包括游憩绿廊和特色商业街;重点开放空间包括重要公共设施的开敞空间和主要公园。
6.3.1开放空间廊道
(1)都市文化公园:本区的重要开放空间廊道,沿院士路展开,服务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提供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休闲、娱乐场所。在现状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文化设施。
(2)沿河绿廊:通过河网沟通,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有利于组织步行系统,并连接各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和健身。
6.3.2重点开放空间
(1)门户节点:甬新干河水系交汇处,河道宽阔,绿景优美,为西侧的居住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且提升了高新区的整体形象。
(2)社区公园:规划社区公园两处,结合社区中心设置,为周边居民提供日常聚会、休闲的场所。
6.4步行系统07、道路交通规划.1道路等级
本区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个等级。
(1)城市快速路
包括世纪大道、通途路,红线宽度68-108米。
(2)城市主干路
包括杨木碶路、院士路、江南路,红线宽度44-75米。
(3)次干路规划
包括扬帆路、新晖路、清水桥路,红线宽度24-36米。
(4)支路规划
城市支路起完善路网功能等级结构、承担集散路网交通流量的作用。规划支路结合用地性质灵活布置,支路的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
7.2道路交叉口
本规划区内相交道路均采用平交形式,对与快速路相交的部分道路采取左转限制。
规划坐标采用宁波市独立坐标系,标高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交叉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