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陈列室资料概要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东陈列室资料概要1

文化陈列室用 前 言 横河蒋邵,并称华东,地处滨海,历史悠久。古时系会稽、上虞之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千年风雨的浸润,积淀了厚重的步履,悠悠岁月,历史有痕,翻开画卷,几多坎坷,几许感慨。 一、历 史 沿 革 考察相关史料,从1973年在本村近旁的郭渎村出土的石斧与印纹陶器残片等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带已有先民的村落。 宋熙宁三年(1070)行保甲法,上虞置14乡,其中新兴乡辖纂风、沥海所等17保,此为有案可查的最早年限。 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仅会稽一县就有东城、曹娥、纂风、平水、三界五镇,且初具规模。纂风镇(即现华东村一片)兴盛繁荣,且为黄家堰巡司驻地。 村名 得名缘由 沿革情况 现归属 备注 建国前 建国初 合作化时期 人民公社时期 政社分设后 横河村 村内有一河流,称为横河,以河名村 沥海乡12保 横河村 由和风、联丰、城东3个初级社合并为燎原高级社 燎原 大队 燎原村 华东村 邵家村 村民邵姓居多, 故名 沥海乡蒋邵保 1957年与邵家合并 勤俭高级社 邵家 大队 邵家村 华东村 别名墩前邵、蒋邵,村北塘外有纂风墩 蒋家村 村民蒋姓较多, 故名 沥海乡蒋邵保 东隅村 新民高级社 新民 大队 蒋家村 华东村 1981年改名为蒋家大队 二、潮起纂风翻阅《廿五史》有关礼仪典章的记述,绍兴在我国历史上享有国家级祭祀待遇者,共有五处:会稽山禹陵东海祠会稽江宋六陵?东海祠海的标志在五大国祭场所,东海有祠,纂风。隋开皇十四年(594)闰十月诏 “近海立祠” 以“近海”论之,浙江纂风纂风,顾名思义:纂系指红色或五彩丝带,或以用作测风。可能用不同长度或色彩的丝带系于高低不等的木柱之上,以测风向及风力的大小,为航海者提供气象信息。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在纂风创建兴福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号福圣院;治平四年(1067)改建,殿四角俱雀舌升斗叠成,甚奇,民间俗传系鲁班所助。院后改称寺,亦名纂风寺。宋熙宁三年(1070)行保甲法,上虞县置一十四乡,乡各一里,分领二十四都,都各领保,多寡不同。或一乡领数都,亦有一都分属两乡者。其中新兴乡领七都八保、八都九保,共十七保,曰纂风里。偌大的新兴乡乡府所在地就在纂风。浙东海塘穿越寺院,海塘外十一进,海塘内二进。—6月久旱不雨,虞北等河水干涸,受害农田27.7万亩。 1949年5月 解放,结束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历史。 1950年 发放土地证。 1951年5月22日 燎原李宝成、李全夫、周信灿,邵家陈来夫四位同志,光荣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3年 建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4-1956年 建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6年 燎原片的和风、联丰、城东3个初级社合并为燎原高级社,蒋家片的灯塔、新建、群力3个初级社合并为为新民高级社 8月1日凌晨 12号台风过境,风力12级,台风暴雨造成山洪暴发境内损失较大。 1957年 蒋家片沿海、镇海、新桥及附近许家等共6个初级社合并为勤俭高级社。 1958下半年,沥海公社成立,下辖6个管理区。成立燎原大队、邵家大队、新民大队均隶属沥东管理区。办起公共食堂。 1961年9月,恢复区公所,分大公社为小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实行“三级核算”。本村隶属崧厦区沥东公社。 1962年9月3日至6日 14号台风过境,造成洪涝。 1964年 成立贫下中农协会,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1965年 沥东成立手工业综合加工服务社,本村有人员参加。 1966年 “红卫兵”、“红小兵”组织建立,开展横扫“四旧”运动。 1967年6月至10月 连续干旱131天。 12月 开始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次年3月完成。每人每年交一元合作医疗费。 1968年4月 沥东公社革委会成立,各大队均成立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 大队恢复建立党支部,建立首个企业燎原胶木厂。 1970年12月 本村骨干参与公社组织的赴江西“四一四矿”基建工程。 1971年 6月23日至9月5日 干旱无雨,棉粮等作物受灾 1974年 燎原大队建土窑厂 1977年邵家大队建立手套厂 1979年8月24日--25日 第10号台风侵袭。 1981年燎原建筑队成立,队长:李华杰,副队长李荣夫、李宝泉。 8月31日至9月1日 14号台风过境。沿海最大风力11级。 1982年 分田到户,实行土地承包联产责任制 1983年底,开展政社分设,改行乡、村制,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燎原村、邵家村、蒋家村。 1987年 开展居民身份证登记工作 1988年8月7日 七号台风正面袭击。 1989年 撤乡改镇,村名为沥东镇燎原村、邵家村、蒋家村。 1993年 建造横河文杰桥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