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文化经典复习.确定概要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词鉴赏文化经典复习.确定概要1

古代诗词鉴赏 【2016浙江】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即事感怀抒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71文本研习 2.借古事比今事以抒发感情,是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古代诗词鉴赏·课文链接 【2015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比喻,直接描写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 《琵琶行》必修四p65文本研习《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听颖师弹琴》)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点染:必修四p72 文本研习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作用:先点明情感内涵,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使得情景交融。 古代诗词鉴赏·课文链接 【2013】秦中吟 歌舞 (唐)白居易 22.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必修四《氓》:文本研习1.诗中详细地铺陈他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形成了鲜明对照。 当我们上课文的时候,不必为高考服务;但是,当我们高考复习的时候,是否需要回顾课本? 古代诗词鉴赏·课文链接 考试说明: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这是出自我们课文《高山仰止》中的一句,孔子说我乡里的这些小子,狂放不羁,志向高远,就像布匹一样,已经制得斐然成章,我都不知道如何剪裁了。 其实《论语》对我们来说不也是一匹光华灿烂的文锦吗?裁剪梳理。 以《仁者爱人》《中庸之道》为例 仁者爱人可能涉及的相关章节,要求学生读熟 父母兄弟是每个人身边最亲近的人。孝悌,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一个人如果能实践孝悌之德,心性必然纯和温厚,侍奉父母,与兄弟相处,言行举止自然循规蹈矩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门徒讨论社会人生各种难题之书,因此他的话题涉及现实人生的方方面面,《选读》中大致分为:为政之道,为人之道或者讲修身,交友之道,育人之道。 而贯穿于政治、经济、学习、为人各个领域的,作为行事的方法的,是中庸。中庸不是道理之体,而是道理之用,中庸是行事的常法。 但是在这些具体的行为背后,体现的是仁者爱人是儒家的基本定理,是儒学思想的核心; 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当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有礼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不能无原则不加区分地运用,冉有“聚敛而附益”的做法已经违背德政,孔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 ①孔子终身追求仁道推行理想,执着不放弃,所以世人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他固执迂腐不懂变通。②但在具体事实上,孔子懂得通权达变,“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随时而动,不拘泥不固执。③这正体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体现了适度交往原则。与朋友相交,要在思想与品格上相互砥砺。如果朋友出现过错,便应告诫批评,旨在劝其改过向善。但是,在劝友改过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适可而止。否则,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还会给自己带来苦恼。这也体现了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要求通权达变,因时、因地、因体制宜行事;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与时俱进的决策之道。 这个题目比较早,但是我觉得很典型。回答这道题目,首先,需要熟悉矜而不争的概念,要熟背课文概念。其次,找到矛盾双方的统一性,争还是让,这种取舍和分寸,其实体现了中庸之用。第三,体现的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否符合仁道。 【参考答案】①“礼”是用以规范人行为的规则法度。②“师”是能端正礼法并身为表率的人。【参考答案】24.①向老师学习礼法,不师心自用、自行其是。?②将学到的礼法体现于自身的言行举止中,避免非礼妄为。?③行动上合于礼法,情感上安于礼法,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进一步提出法术势的教条 【试题分析】相较于2014和2015年的21题填空题的形式,2016年是一道赏析题,要求考上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赏析诗歌,难度大于常规题型。颔联写北宋的宫殿遭到破坏。赏析题: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难点在对仗,诗歌颔联颈联往往对仗,我们平时很少强调这一手法,容易为学生忽略。 皇家陵园的石马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 【试题分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与往年此题侧重赏析表现手法不同,今年首次要求简要分析诗歌的叙事特色,对考生而言,这一概念比较陌生,难以把握。 政 古代诗词鉴赏、传统文化经典 复习设想 永康一中 林林 【2016年】 考试内容:10.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试卷结构?3.古代诗文阅读(37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