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积极: 稳定政治秩序 加强对地方统治 扩大统治区域 2、消极(局限): 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破坏。 评价分封制 临淄姜太公祠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 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曲阜周公庙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他辅佐武王伐纣曾两次东征,并为西周奴隶制国家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奴隶主政治家。因后世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周公庙又称元圣庙。 宗法制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册立继承人。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 注意:嫡长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大 儿子。上面这则材料就有助于我们对嫡 长子的理解。 宗法制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王。 ——《吕氏春秋?当务》 宗法制 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 嫡长子继承制,平位继承 ,余子降位分封,故有大宗小宗之别。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 宗法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两者缺一不可。 血缘纽带(里) 探究思路和方向: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干部职务终身制 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有些违背。 宗法制的影响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杜辉 中国朝代歌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 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 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 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 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 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 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 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 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 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 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 先秦政治文明遗址(一) 黄帝陵 黄帝衣冠冢,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黄帝陵 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黄帝手植柏 孙中山先生祭文(刻石) 想一想: 我们今天要寻找的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文明,那它是否就起源于黄帝时期呢? 神农无制令而民从。 ——《淮南子》 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zhuō)鹿之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置左右大监,监(监察)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史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