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辆主动悬架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研究.pdf
研究与分析 2017年第2期 (第30卷,总第148期) ·机械研究与应用 ·
-
doi:10.16576/ j.cnki.1007 4414.2017.02.013
车辆主动悬架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研究∗
李振兴
(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天津 300410)
摘 要: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车辆的四分之一主动悬架和路面的仿真模型,基于PID控制原理和模糊控制原理分别
设计以车身垂向加速度为控制对象的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对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仿真。 对比被动悬架系统、PID
控制的主动悬架系统和模糊控制的主动悬架系统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主动悬架系统都能明
显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及乘坐舒适性,在控制效果上模糊控制优于PID控制。
关键词:主动悬架;PID;模糊控制
- - -
中图分类号:U4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4414(2017)02 0044 03
Research on PID Control and Fuzzy Control for Automobile Active Suspension
-
LI Zhen xing
(School of Automotive,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Tianjin 300410,China)
Abstract:Firstly,simulation models of the 1/ 4 automobile active suspension and road are established by the Simulink soft-
ware;Secondly,the PID controllerandfuzzy controlleraredesignedandtargetedattheverticalaccelerationbasedonthePID
control strategy andfuzzy control strategy so as to simulate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passive suspensionsystem,activesuspensionsystemofthePIDcontrolandofthefuzzycontrol,itisshownthattheactivesus-
pension system of PID control and that of fuzzy control can both improve the vehicle ride comfort,while the fuzzy control is
better than the PID control in control effects.
Key words:active suspension;PID;fuzzy control
0 引 言 1/ 4 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牛
[3]
悬架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车辆 顿第二定律,主动悬架动力学微分方程如下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