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pptVIP

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

* * 三、化工生产中的危险因素 1.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GB/T 13861-92将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GB 6441-86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 3.参照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颁发的文件《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卫防字第60号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7类。 4.美国保险协会(AIA)的分类方法 三、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 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施、设备或场所。 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是指生产、运输、使用、贮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物质: 单元: 临界量: 生产场所: 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贮罐区(贮罐);危险建筑物;库区(库); (2)贮存区危险源: 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 (1)生产场所危险源: 3.重大危险源辨识指标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n—单元中危险物质的种类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将主要四种污染物列出作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见下面四个表格) 表1-2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p13)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生产场所 储存区 生产场所 储存区 1 雷(酸)汞 0.1 1 9 二硝基(苯)酚 5 50 2 硝化丙三醇 0.1 1 10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5 50 3 二硝基重氮酚 0.1 1 11 2,4,6-三硝基甲苯 5 50 4 二乙二醇二硝酸酯 0.1 1 12 硝化纤维素 10 100 5 叠氮(化)钡 0.1 1 13 硝酸铵 25 250 6 三硝基间苯二酚铅 0.1 1 14 1,3,5-三硝基苯 5 50 7 2,4,6-三硝基苯酚 5 50 15 环四次甲基四硝胺 5 50 8 三硝基苯甲醚 5 50 16 硝酸乙酯 5 50 雷酸汞简介 雷汞颜色因为制造比率不同而变,有灰、灰白、淡黄白等色。纯的雷汞属于淡黄白色。雷汞为较为敏感又猛烈的爆药,微受碰撞、摩擦或与燃烧体、加热体互相接触,即发生爆炸,故用于起爆用药。有毒,制备过程和爆炸时放出的气体都有毒性,故雷汞目前已被更稳定的起爆药所代替,如叠氮化铅、斯蒂芬酸铅和二硝基重氮酚等。 生成热为267.8kJ/mol。雷汞的晶体结构直到2007年才得以确定。 将雷汞慢慢加热,则在152°C发生强烈爆炸;高速加热,则在200°C爆炸。将雷汞置入金属管中,即成雷管。分解方程式如下: 所产生的物质会锈蚀金属,所以雷汞制造的底火被称为锈蚀性底火,射击后不及时保养会加重枪械锈蚀。这种底火曾经被广泛使用,现在只有前华约国家和中国还在大量使用,欧美已经很少使用了。 雷汞为1800年豪瓦德(Howard)所发明,是将汞溶于硝酸内,混合醇,发生反应而生成产物。这种方法也是目前制取雷汞的主要方法。 表1-3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类别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生产场所 储存区 生产场所 储存区 闪点?28℃的液体 乙烷 2 20 28℃≤闪点?60℃的液体 环己胺 100 环戊烷 2 20 乙酸 10 100 汽油 2 20 樟脑油 10 100 28℃≤闪点?60℃的液体 煤油 10 100 甲酸 10 100 松节油 10 100 爆炸下限≤10%气体 氢 1 10 2-丁烯-1-醇 10 100 甲烷 1 10 3-甲基-1-丁醇 10 100 乙烯 1 10 二(正)丁醚 10 100 天然气 1 10 表1-4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生产场所 储存区 生产场所 储存区 1 氯酸钾 2 20 9 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浓度≥80%) 1 10 2 过氧化钾 2 20 10 2,2-过氧化二氢丙烷(浓度≥30%) 1 10 3 过氧化乙酸叔丁酯(浓度≥70%) 1 10 11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浓度≥80%) 1 10 4 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浓度≥80%) 1 10 12 过氧化甲乙酮(浓度≥60%) 1 10 5 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浓度≥80%) 1 10 1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