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海洋磷循环.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若Vriver:每年进入海洋的河水体积 Vmix:每年通过交换由下层箱子提供至上层的水体积 Cdeep:深层水箱子中元素的平均浓度(mol/dm3) Csurface:上层水箱子中元素的平均浓度(mol/dm3) Criver:河水中元素的平均浓度(mol/dm3) 由河流输入进入海洋的通量为:Vriver×Criver 通过水交换由深层水提供至上层水的通量为:Vmix×Cdeep 通过水交换从上层水迁出的通量为:Vmix×Csurface 在稳态下,元素通过颗粒沉降迁出的通量(P)为: P = Vriver ?Criver +Vmix ?Cdeep -Vmix ?Csurface 磷在海洋中的停留时间(Residence time) 停留时间= 储量/输入速率or 储量/迁出速率 ?? 储量= 32,000 × 1010 mol P ??Σ迁出速率= 11~34 × 1010 mol P/a ??Σ输入速率= 4~16 × 1010 mol P/a 停留时间: ??迁出: 9,300 - 29,100 a ??输入: 20,000-80,000 a 磷在海洋中的收支应保持平衡,表明估算得到的各来源(河流输入、大气沉降)对总磷的输送通量比实际值偏低。 磷的停留时间的减小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磷在整个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例如,随着水体中磷的停留时间的变化,硅有可能成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Dugdale Wilkerson,1998; Hutehins Burland,1998; Canvender et al.,1999); 研究还表明,水体中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可能是对磷的停留时间发生变化的响应; Tyrell等(1999)的研究表明,海洋中磷的停留时间的变化将影响水体中固氮作用的速度。 磷在海水中的周转速率 沿岸水体中的DIP和DOP显示 出较高的时空变化。在表层水中DIP和DOP是受物理(上升流等)和生物(DIP的吸收,DOP的生产和再生)等因素影响控制着的。沿岸水中检测出碱性磷酸酶活性反映了DOP酶水解使DOP转化 成生物可利用的P。 在太平洋寡营养环流区,溶解和颗粒核苷三磷酸的通量比绝大多数DOP快5倍。这表明来自核苷三磷酸贮池的P是海洋磷循环的重要来源。 海洋中的磷周转速率测定人们发明利用宇宙射线产生的磷同位素 33P和32P来测定。 32P的半衰期14.28天,33P的半衰期25.3天。这两个同位素都是通过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氩相互作用产生并主要经降雨进入海洋。如果知道输入海洋时的33P/32P比值,海洋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磷的年龄就可以通过测定不同磷贮池中的33P/32P比值来估算,33P/32P 比值越高表明年龄越老。 但海洋中这两种磷的同位素含量太小了,测定需要样品体积量很大(上千升)而且还要进行样品的纯化以消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从而阻碍了这种方法进行磷周转研究的广泛应用。 但仍有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发现磷在表层水中溶解和颗粒贮池的再循环速率是非常快的(小于1天到2周),这表明低磷浓度可以维持相对高的初级生产。而且磷的再循环是周期性的变化。微微型生物会优先利用某些溶解有机磷化物来获得磷和其它关联的营养盐。 此外还有人利用这种方法估算磷的停留时间。 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海洋中溶解非活性磷(主要是DOP)的利用性是在几周到几个月时间范围来变化的,因而对生物来讲是一个潜在的生要磷源。 人类活动加快磷循环的速度 海洋中的磷化氢 环境中的磷化氢 磷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其最高价位形态(PO43-)存在,同时也有一部分磷以还原态存在于环境中。磷化氢作为磷的还原性气态化合物,对其的研究报道最早可追溯到 18 世纪,1789 年 Lavoisier 将其描述为磷的二元化合物与氢气的反应产物。1940 年 Mellor 指出“鬼火”即是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磷化氢的自燃现象。 由于受样品采集、保存、和检验等技术的限制,早期的分析方法使磷化氢的存在一直存在争议。1988 年, Dévai (1988)等学者采用 GC/MS 技术首次报道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和浅水湖泊沉积物释放的磷化氢(Devai et al., 1988)。Gassmman et al. (1993) 采用 GC/FPD 检测技术,通过毛细管色谱柱对磷化氢进行低温冷阱富集,很大地提高了磷化氢检测的灵敏度。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柱前二次冷阱富集与 GC/FPD 联用的方法,再次降低了磷化氢的检测限,使得自然环境的多种介质中均检测到磷化氢。 磷化氢的基本理化性质 磷化氢,英文名 Phosphine,化学式为 PH3,磷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