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武民歌音乐形态的研究.doc
成武民歌音乐形态的研究
摘 要:“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 本文以成武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语言旋律、调式特点、曲式特点、陈词与节奏几方面简略的对成武民歌的音乐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充实当地部门对地方音乐文化的研究内容,以此希望对当地民歌的传承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成武民歌;语言;旋律;调式;曲式;陈词;节奏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28-02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而成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民歌在人们生活的各个层次和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成武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武民歌作为中国民歌一个极为细小的分支,是成武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成武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了粗浅的分析。
一、语言与旋律风格
民歌来源于生活,通过高于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也正是因为来自不同的语言,才形成了不同的旋律风格。成武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与普通话之间词汇、语法差异较小,但语音差别较大。成武方言是由单音节词构成的,每个音节又包含着声母、韵母组成的因素,每个字或音节又有抑扬顿挫不同的声调。
例如:小男孩(普通话)=小小得儿(成武方言),小女孩(普通话)=小闺妮儿(成武方言),在普通话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在读音上音调是上升的。而在成武方言中“小小得儿”和“小闺妮儿”在读音上则是五度下行进行的,并且还不是单纯的纯五度下行音节,中间还有不占时值的装饰音,在5后加后倚音3,在1后加上滑音2,可记为5312,两个装饰音只是一带而过。还有在成武方言中后面都带有儿化音,在这里儿字要弱,在上滑音2上稍带一下就可以。再如:外祖母=姥娘、外祖父=姥爷、下午=横哼,其声调用音程标记为531,毛毛雨=雾晰,用音程标记为153,其中1为高音1,这就是一个下行的六度音程。还有,在当地民歌《包愣调》中“白愣愣……”中的“白”念bei而不念bai,按当地方言的声调可记为51。
可见,在成武民歌中以五度、六度音程居多,正是因为当地方言的特色声调使然,使成武民歌的旋律有了一下特征:
第一,音域较窄,多使用八至十一度之间的音域,稍超出当地生活语言常规音区。第二,遵循当地方言的特色,旋律音程以四度、五度、六度居多,再加上有装饰音组成的大二或小三度级进,使当地民歌的旋律更加饱满。例如儿歌《花蛤蟆》,用四度、五度、六度大跳以及来突出巧妙的装饰音的运用来突出歌曲的跳跃性,就使歌曲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第三,从音程的进行来看mi-sol-la-dao 是较常用的乐汇。例如《花鼓溜》中的“哎依个得儿呀”,“溜花鼓”;《书中有黄金》中的第一句“都说书中有黄金”等等。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固有的音色、速度、节奏和旋律.总之,有它自己的音乐。”事实的确如此,语言跟音乐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方言语音的音色、声调、音高、时值感、力度感以及音乐感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影响着不同地区音乐旋律与歌唱风格的特点。
二、调式特点
在成武民歌中以宫调式歌曲最为常见,如:《四季花》、《再相会》、《义和团》、《绣花针》、《茉莉花》等等;徵调式也相当丰富,如《小女婿》、《打老虎》、《花蛤蟆》、《转悠》等等;还有羽调式的歌曲也占有一定比例,如《立新》、《闹元宵》、《十个字》等;商调式的歌曲有《荷包连心》、《小老鼠》、《会情郎》;而角调式则是最少的一部分,如《知音》、《哈呵歌》等。在成武民歌中多以无声、六声、七声调式为主,没有三音列、四音列构成的旋律。其中五声调式最多。
据统计,在现存的216首成武民歌中五声调式民歌共有168首,在小调,儿歌,情歌中都很广泛。如:《知音》、《喜对花》、《四季鸟歌》等等;六声调式共有27首,主要存在于儿歌与小调中,儿歌居多些,多用来增强儿歌的音乐动力,丰富音乐表现。如歌曲《花蛤蟆》、《布补鼓》都是用六声调式表现的。在成武六声调式民歌中,五声调式加清角的民歌共有14首,如《小皇城》、《阴阳》等。以五声调式加变宫的民歌共13首,如《花蛤蟆》、《长毛来到曹州府》等。变宫与清角在当地民歌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经过音一带而过,如《小皇城》里“日本鬼子来扫荡“中“来”字上的清角。二是丰富歌曲旋律,增添歌曲整体的色彩,如《青春》中“寸金难买寸光阴”中“阴”字上的清角占了三拍时值,还有“光阴可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