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第四节直线平面平行判定与性质模拟创新题文
【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8章 立体几何初步 第四节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模拟创新题 文 新人教A版
选择题
1.(2016·河南实验中学质量检测)已知直线m,n和平面α,则m∥n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
A.m∥α,n∥α B.m⊥α,n⊥α
C.m∥α,n?α D.m,n与α成等角
解析 若m∥n,则m,n与平面α平行、相交、在平面上都有可能;平行所成的角一定相等,反之不成立.
答案 D
2.(2016·四川资阳高考模拟)下列关于空间的直线和平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B.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C.如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平行于两个不同的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D.如果一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解析 对于A,两直线平行,相交,异面均有可能;对于B,两平面也可能相交,对于D,两平面也可能平行,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3.(2015·辽宁大连检测)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α,n∥α,则m∥n B.若α⊥γ,β⊥γ,则α∥β
C.若m∥α,m∥β,则α∥β D.若m⊥α,n⊥α,则m∥n
解析 对于A,同时平行于平面α的两直线可能相交、平行、异面,因此A不正确;对于B,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未必平行,它们也可能是相交的两个平面,因此B不正确;对于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未必平行,它们也可能是相交的两个平面,因此C不正确;对于D,由“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可知,D正确.故选D.
答案 D
4.(2014·山东济宁模拟)设l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给出四个结论:
①如果l∥α,则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l平行;
②如果l∥α,则α内任意的直线与l平行;
③如果α∥β,则α内任意的直线与β平行;
④如果α∥β,对于α内的一条确定的直线a,在β内仅有唯一的直线与a平行.
以上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解析 若l∥α,则在α内的直线与l平行或异面,故①正确,②错误.由面面平行的性质知③正确.对于④,在β内有无数条直线与a平行,故④错误.故选C.
答案 C
5.(2014·四川绵阳诊断)设m,n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其中真命题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对于①,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①正确;
对于②,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α为面BD,β为面D1C,直线A1B1为直线m,显然面BD⊥面D1C,A1B1∥面BD,
此时A1B1∥面D1C,故不正确;
对于③,∵m∥β,∴β内有一直线l与m平行,而m⊥α,∴l⊥α,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α⊥β,故正确;
对于④,m有可能在平面α内,故不正确.故选C.
答案 C
创新导向题
给定条件的平行或垂直判断
6.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和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n,有下列四个命题( )
①若m∥n,m⊥α,则n⊥α;②若m⊥α,m⊥β,则α∥β;
③若m⊥α,m∥β,则α⊥β;④若m∥α,α∩β=n,则m∥n.
其中不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 ①,②,③正确,④中m与n平行或异面,故④不正确.
答案 B
几何体中的平行问题
7.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是棱BC,CC1的中点,P是侧面BCC1B1内一点,若A1P∥平面AEF,则线段A1P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A.eq \b\lc\[\rc\](\a\vs4\al\co1(1,\f(\r(5),2))) B.eq \b\lc\[\rc\](\a\vs4\al\co1(\f(3\r(2),4),\f(\r(5),2)))
C.eq \b\lc\[\rc\](\a\vs4\al\co1(\f(\r(5),2),\r(2))) D.eq \b\lc\[\rc\](\a\vs4\al\co1(\r(2),\r(3)))
解析 取B1C1的中点M,BB1的中点N,连接A1M,A1N,MN,可以证明平面A1MN∥平面AEF,所以点P位于线段MN上,因为A1M=A1N=eq \r(1+(\f(1,2))2)=eq \f(\r(5),2),MN=eq \r((\f(1,2))2+(\f(1,2))2)=eq \f(\r(2),2),所以当点P位于M,N处时,A1P最大,当P位于MN的中点O时,A1P最小,此时A1O=eq \r((\f(\r(5),2))2-(\f(\r(2),4))2)=eq \f(3\r(2),4),所以A1O≤A1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