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对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偶发事件、知识交叉、设置悬疑等方式导入,通过各种方法创新课堂导入的方式,探索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策略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45-02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第一个环节,对于整个课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为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注意力很难集中,好的课堂导入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需要进行针对性设计
一、利用偶发性事件导入
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知的偶发性事件,教师需要从这些偶发性事件中挖掘其背后隐藏的价值,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时,教师需要针对角的概念进行讲解,但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没有接触过“角”这个数学概念,而且“角”这个数学概念本身就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在教师提问:“同学们对于今天的教学内容有什么期待吗?”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我觉得今天学的东西没有用,不用学。”其他学生听了都惊呆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沉着冷静,仔细分析,首先进行引导:“为什么你会这么说?请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解释:“角不能吃,又不能玩,也不能用,根本没什么用。”此时,教师可以顺势而为,给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角?
利用类似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虽然都是抽象的,但在生活实际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所体现,引导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用处
由于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比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从正面进行引导,利用简单的生活实例来点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可抓住这种突发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顺势导入新课
二、利用知识交叉导入
很多知识都是有联系的,而且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时千万不能画地为牢,将学生禁锢在课本的知识中,要不断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四则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将整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按照一定的规定混合在一起进行计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追问和质疑将整数的加减乘除四种不同的运算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个整数运算的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设计练习题:
(1)240÷6-2×17
=40-34
=6
(2)51-36÷3+25
=51-12+25
=39+25
=64
学生完成这两道练习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一个就是“四种混合运算都在一起,谁先谁后”,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另一个是“几种运算混合在一块的计算方法是什么”。通过这种导入,学生自然就去回顾之前学习的相关运算的计算方法;通过四则混合运算将这些知识有效整合到一块,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样的导入方式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突破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界限,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收集和整理数学知识之间的结合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
三、利用设置悬疑导入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教师可以利用 “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设置悬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
题目:有四个集合:A={1,2,3,4,5,6,7,8},B={1,2,4,6,8},C={1,2,3,4,…,n,…},D={2,4,6,8,…,2n,…}
??:(1)A与B哪一个集合的元素多?
(2) C与D哪一个集合的元素多?
学生很快得出答案:A比B的元素多,C比D的元素多。教师在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时,需要指出, A比B的元素多是完全正确的,但是C比D的元素多这一结论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C与D的元素一样多
教师的讲解刚结束,很多的学生就表示不理解。这时,教师设置悬疑的目就达到了,可以告诉学生,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利用数学当中非常重要的思想―― 一一对应
可见,利用这种正误对比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数学学习来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