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都市类报纸转型及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媒体时代都市类报纸转型及现状

全媒体时代都市类报纸转型及现状   【摘 要】 当前,都市类报纸面临主流媒体转向互联网舆论阵地以及读者与广告商出走的困境。在互联网科技以及资本转向传媒领域的情况下,都市类报纸应扭转经营方向,依靠内容生产优势和“两微一端”发展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整合传媒产业链,全面服务用户,与互联网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更贴近百姓的“服务型创新媒体” 【关 键 词】全媒体;都市类报纸;报网融合 【作者单位】李媛艳,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年“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以《江南都市报》的官方微博为例”(课题编号:XW1504)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传媒领域有了深刻的变化,传播者和受众身份融合、传播渠道融合、传播终端融合、传播内容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方位融合”带来了“人人即媒介”的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是一个基于应用层面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运营模式”角度来说,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1];从经营策略方面来说,全媒体则是应对传媒数字化和媒介融合趋势的一种全新理念和对策[2]。全媒体淡化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意见领袖”等“特权”,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平权化以及订制化等特点。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举步维艰,寻求转型发展。因此,探索都市类报纸(简称“都市报”)如何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都市报区别于党报、机关报,其关注民生新闻,是“民间舆论场”的代表。同时,都市报与市场经济直接对接,受到读者和广告商的青睐,是报业经济的“领头羊”。然而,曾经辉煌的都市报如今面临巨大的挑战。2013年都市报进入一个拐点时刻,2014年都市报在订阅量和广告量方面均出现断崖式下滑,2015年全国部分都市报开始走向裁员减薪的漩涡,2016年多家都市报放弃纸质版面,投入互联网的怀抱,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的都市报转战互联网市场势在必行 一、都市报的转型综述 据《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2年都市报的经营状况转入下滑通道,并逐年保持两位数的下滑比率;2015年全国报纸零售总量同比下滑达41.4%,其中都市报下滑幅度甚至高达50.8%。2016年都市报陷入“倒闭”浪潮中,《京华时报》《都市周报》及《今日晨报》等纷纷宣布停止纸质版报刊发行业务,“报纸消亡说”再次喧嚣。美国学者菲利普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零点;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3]。报纸真的会消失吗?传播学家马歇尔“一种新媒介通常不会置换或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技术创造新环境,新环境引起痛苦。”[4]报纸会因为科技的发展面临困境,但是不会因为传媒介质的局限性而消亡,而是基于新的传播生态环境转型衍生出新的形态方式。2016年出现多家都市报关闭纸质版业务的现象,并非都市报走向消亡,而是寻求全媒体时代下的转型。然而,都市报该如何转型? 第一,报网互动模式。即在网络媒体上传报纸的PDF版式或转载某条新闻,以及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刊登互联网新媒体上的热点新闻。这种模式经营依然以纸质媒体为主,网络新闻只是作为报纸的补充。如《南方都市报》设置“网眼”板块刊登网络热点话题,《南方都市报》的官方微博每日推送PDF的纸媒内容。“报网互动”的研究始于2006年,早期主要研究什么是报网互动以及怎样进行报网互动。蔡雯在《试论报网互动的基本模式》(2007)中分析报网互动本身以及报网互动的模式;喻国明在《报网互动: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的转型 当前中国传媒产业面临的三种转型(下)》(2007)中以报纸自身的提升为目的来解释如何将报网互动实践做好、做新,进一步深化报网互动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互动是浅层次的合作,融合才具有更强的发展潜力。因此,“报网融合是报网互动的下一站”[4] 第二,报网融合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一种融合终端的形式呈现文字、图像、视音频等多媒体功能,从报纸与网络两个媒体的简单互动,走向传播内容、渠道、平台以及终端的融合,最终实现产业链的融合。报网联手从“互动”走向“互融”,是网络时代激活报纸生机的一个大创新、大变革,对报纸的未来意义重大且深远[5]。“报网融合”的研究是建构在“报网互动”研究的基础之上的。2008年,常新在《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的探索》中开始探索报网互动如何走向报网融合;之后有学者开始关注研究业界报网融合的典型案例,如赵晴和贺颖舫的《解放思想 顺应时势 探索报网融合之路》(2009),研究杭报集团报网融合之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2010年张锋在《报网融合:全媒体时代新挑战》中研讨全媒体时代背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