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杉木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效应分析
杉木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效应分析 摘要:对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生长效应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生长差异及显著。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表现为:8年生时杉木林分的蓄积量与造林密度的大小成正相关,密度越大,林木的分化越早,影响后期杉木的生长。因此,合理的造林密度对林分正常生长发育尤为重要。通过对杉木4个不同造林密度进行分析,以1600株/hm2为最好
关键词:杉木;造林密度;生长效应
中图分类号:S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7
1 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是我国南方亚热带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的特点,因此对其造林密度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2]。作为森林经营的一种手段,造林密度是通过种植的方式,设置合理的林分密度结构,使林木间的竞争减小,从而林下植被得到生长与更新,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林木生长[3,4]。为进一步使杉木人工林的高效经营技术提高,为林分功能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笔者研究了杉木人工林树高、胸径及蓄积量的发展和变化,及杉木人工林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蓄积量在揭示不同造林密度下的情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某分场,试验地所处林地属低山地貌,平均海拔230 m,坡度8°~25°之间。林地成土母岩为砂岩,土壤为红壤,表土层和土层薄至中,少量达厚土层,质地为轻壤到中壤土,肥力中等,土层深60~150 cm。林下植被主要灌木有白背桐、盐肤木、路边青等,草本植物以五节芒为主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ο?
取自于广西国有黄冕林场2008年底采伐迹地,经清理林地,炼山后,于2009年1月份进行块状整地,坑规格为:40 cm×30 cm×25 cm,施基肥0.25 kg,2009年2月份营造杉木试验林。造林后前3年每年进行除草抚育两次,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肥0.25 kg,后3年在适宜时期追肥,且每年进行除草抚育一次,前6年连续抚育
2.2 研究的方法
此实验选择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个密度处理,即株行距为分别为2.5 m×2.5 m(1600株/hm2);2 m×4 m(1250株/hm2);2 m×2 m(2500株/hm2);2 m×3 m(1667株/hm2),重复3次。保持立地在各试验小区的条件基本相同,需要设置12个面积为20 m×30 m的样地。2017年2月份全面调查样地,对林分内林木的冠幅、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进行调查,计算出各因子的平均值,然后依据杉木二元材积表(广西省)计算出杉木的单株立木材积,再根据杉木的林分密度计算出该林分蓄积量。杉木二元立木材积公式(西南地区):
3 结果与分析
3.1 杉木不同造林密度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差异分析
从表1可知,杉木不同造林密度条件下,树高的生长并无明显的差异;但杉木冠幅的生长在不同造林密度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表1可得出,冠幅最好的杉木林分造林密度为1250株/hm2,此时平均冠幅达到3.52 m,1600株/hm2次之,平均冠幅约为3.35 m,平均冠幅为2.88 m生长最差,这时候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
3.2 杉木不同造林密度对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差异分析
从表2可知,杉木不同造林密度条件下,胸径的生长存在明显的差异,杉木的胸径在造林密度为1250株/hm2时最好,平均胸径达到9.2 cm,其次为1600株/hm2,平均胸径达8.6 cm,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平均胸径生长最差,平均胸径仅为7.8 cm;不同造林密度下,杉木单株材积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林密度为1250株/hm2时杉木的单株材积达到0.0340 cm3,为最好,1600株/hm2次之,单株材积约为0.0296 cm3,单株材积最小时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单株材积仅为0.0245 cm3;不同造林密度下,杉木林分的蓄积量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当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时,林分蓄积量最大,最大值为61.2806 m3/hm2,其次为1667株/hm2,林分蓄积量为47.6276 m3/hm2,当造林密度为1250株/hm2时,林分蓄积量最小,最小值为42.5254 m3/hm2
4 结论与讨论
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造林密度大能够尽早的使林分郁闭,增强林分抵抗不良的环境因子,但这样容易引起种内的竞争,使林木分化加速,甚至影响林地的生产力。造林密度越小,光照条件就越充足,种内斗争弱有利于直径和树冠生长,但林分总体产量较低[5,6]
(1)造林时的密度选择应根据造林目标和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对8年生不同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