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示范成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中国地质科学院.DOC

全国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示范成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中国地质科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示范成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中国地质科学院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培训研讨材料 全国成矿研究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培训研讨材料 全国成矿研究 项目编号:1212010733802 项目负责:叶天竺 张智勇 肖庆辉 潘桂棠 冯艳芳 编写人员:叶天竺 张智勇 肖庆辉 潘桂棠 冯艳芳 陆松年 邓晋福 冯益民 张克信 李锦轶 王方国 邢光福 郝国杰 苏尚国 邬宽廉 王永和 尹福光 王惠初 李景春 何龙清 高天山 王秉璋 屈 迅 张烨卿 张德生 张 惠 袁 强 孙海清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技术流程 2 第一节 本次工作中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2 第二节 总体技术流程 7 一、资料收集 8 二、资料整理与技术准备 9 三、综合研究工作 9 四、编图工作 11 五、编图说明书编写 12 六、建库工作 12 七、成果报告编制 13 第三节 编图操作流程 13 一、实际材料图 13 二、建造构造图 16 三、大地构造相图 21 四、地质构造专题底图 23 第四节 有关技术要求 25 第三章 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研究工作有关要求 27 第一节 沉积岩区研究工作 27 一、地层区划 27 二、岩石地层序列划分 27 三、多重地层对比 28 四、沉积岩建造类型划分与命名 28 五、沉积岩建造的图面表达 30 六、沉积相和沉积亚相的恢复 30 七、沉积岩建造综合柱状图内容与表达要求 31 第二节 火山岩区研究工作 33 一、火山岩地层划分 33 二、火山岩建造划分与图面表达 33 三、火山岩性岩相分类命名与图面表达 35 四、火山构造分类命名与图面表达 35 五、火山岩建造综合柱状图内容与表达要求 36 第三节 侵入岩区研究工作 37 一、侵入岩建造划分与命名 37 二、侵入岩建造的图面表达 37 三、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命名与图面表达 37 四、关于统一侵入岩岩石命名问题 37 五、侵入岩建造综合柱状图内容与表达要求 38 第四节 变质岩区研究工作 40 一、变质岩建造划分与命名 40 二、变质岩建造命名方案 41 三、变质岩建造图面表达 42 四、变质岩建造综合柱状图内容与表达要求 43 第五节 大型变形构造研究工作 45 一、大型变形构造研究内容 45 二、大型变形构造分类与命名 45 三、大型变形构造的图面表达 45 四、大型变形构造特征表内容与要求 47 第六节 地质构造单元划分研究工作 48 第七节 物化遥资料应用工作 48 一、物探、化探、遥感资料推断解释成果的利用 48 二、物探、化探、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内容与要求 48 第四章 预测工作区成矿地质作用研究工作有关要求 50 第一节 沉积型 50 一、沉积型 50 二、第四纪沉积型 52 第二节 火山型 52 一、陆相火山型 53 二、海相火山型 55 第三节 变质型 56 一、底图比例尺 56 二、资料要求 57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7 第四节 侵入岩体型 59 一、底图比例尺 59 二、资料要求 59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9 tectonic facies )概念最初由许靖华(1991)正式提出,其后在应用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划分。 (1)有关的大地构造相概念 地球科学大辞典(2006)释义: 大地构造相(tectonic facies),许靖华提出的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单元概念。指造山带因形成于相似的构造环境,经历了相似的变形与就位作用,故具有类似的岩石-构造组合;即一个造山带必定由代表不同大地构造相的构造单元所组成。各类大地构造相的厘定主要是依据地层、沉积特点、岩浆活动、古地理古构造格局、变形样式和变质程度等。大地构造相的分析不仅可以解释碰撞造山带中所展示的地质现象,而且能够为已经失去或未能见到地质记录提供补充。 许靖华(1991)大地构造相(tectonic facies)这一术语许靖华(1991)正式提出主要是在对阿尔卑斯造山带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造山带并非杂乱无序,是依一定形式或四维“蓝图”叠加构成的,其“蓝图”就是可推知的大地构造相。他提出碰撞造山带主要由仰冲陆块、俯冲陆块和一个位于其间的大洋岩石圈的残余遗迹三种大地构造相叠加组成,分别称作雷特相(Raetide facies)、凯尔特相(Celtide facies)、阿尔曼相(Alemanide facies)Robertson(1994)的含义: 其后,Robertson(1994)则定义为:大地构造相具有一套岩石-构造组成,其特征足以系统地确认造山带地史时期的一定大地构造环境(如海山)。他强调大地构造环境作为大地构造相类划分基础,(离散、汇聚、碰撞、走滑),每种下分若干相,共计29种大地构造相。 李继亮(1992)的含义: 国内,李继亮在“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1992)一文中,将大地构造相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