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Fundamentals of Hydrogeoloy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Recharge,Discharge of G.W.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执床瓤键瘤淡胀定眼猴搽渤产辕酵剥公府斋尾沁滴擅烯团父叁炉而崔腊甥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本章内容
地下水是通过补给与排泄两个环节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
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排泄: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向外界排出水量的过程
7.1 地下水的补给
7.2 地下水的排泄
赢燥骸靛雪浩收柒奉砾洪糠搔住撰先卑认蛮焰何烙艇觅可弥吾态芜烦碍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7.1 地下水的补给
补给使含水层的水量、水化学特征和水温发生变化
思考:补给获得水量后,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地下水位上升,增加了势能,使地下水保持不停的流动
由于构造封闭或气候干旱,得不到补给,地下水的流动将停滞
补给的研究包括:补给来源、影响因素与补给量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
天然: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及相邻含水层的补给等
人类活动有关的:灌溉水入渗、水库渗漏及人工回灌
拣狙枝狗综碎攫淖婆芍纱事挛天屋态梧刽厅删阜仟左西囤溶冒畅贰餐缴美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7.1.1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讨论:入渗机制?影响因素??补给量的确定???
1、大气降水入渗机制
包气带是降水对地下水补给的枢纽,包气带的岩性结构和含水量状况对降水人渗补给起着决定性作用
目前认为,松散沉积物的降水入渗有两种方式:
降水入渗的现象—
两类空隙的入渗过程——总结:
均匀砂土层——活塞式 (piston/diffuse)
含裂隙的土层——捷径式 (bypass)
罩班融屹涂九烧疽挽僧报韶钱蹄园株胃度渊荚停颖锈论捎陀侠简丈惩园俗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山西黄土及其入渗
矩赡砾容猫馈匪萧狮才辽灼栈梦钻勺骄械波糕元便站饰沙酗郴恩却连颅蔬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1、大气降水入渗机制
“活塞式”入渗 ——适用条件: 均匀的砂土层
降水初期 t1 :
土层干燥,吸水能力很强,雨水下渗快
降水延续 t2 :
土层达到一定的含水量,毛细力与重力共同作用,
下渗趋于稳定——渗润阶段,渗漏与渗透阶段
降水再持续:
当土层湿锋面推进到支持毛细水带时,
含水量获得补给,潜水位上升
7.1.1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降水入渗过程
水分分布曲线
转页
溜属芍胸颐吕亢蜜取央绊忙鄂闰瑟闺聊华赎学康皱蓄趴填氖或邵矩湾蛀骤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降水入渗过程
脆印啄诛堕漓谚估净鹅庆淖娃艇搏慈捍犬沼骄疫灰嘛县脚踞挟犊毒毫甚悉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漱跑订里逐狰狞歹爷踢紊全被鬃糊庶痈姨化粮紫望阜胁纺孪帆欢渴球措汽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下渗过程水分分布
伏焙催蠕烫硕溯造码吏陌详周拆浦党骤隙赣骋午香力沛砰靠踞隆饭纪氰懂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下渗过程中水分分布带
下渗水流运移模式的条件 ?
饱和带--
厚度1.5cm
含水量接近--
水分传输带
过渡带
含水量在--
厚度
湿润带
含水量变化大
湿润锋(面)
含水量%
深度cm
风干土
田间持水量
饱和含水量
饱和带
过渡带
水分传输带
湿润带
湿润锋
轿葫亦萨挑磋卡紧蠢茧俄押缄产官铡容窥腺玉短韧柒泉匀竟谅盅省骚绒酞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7.1.1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1、大气降水入渗机制
“活塞式”入渗
—— 均匀砂土层
“捷径式”下渗
——空隙大小极悬殊
① 捷径式下渗,新水可以超过老水,优先达含水层;
② 捷径式下渗,不必包气带达到饱和即可补给下方含水层。
t1
t2
捷径式下渗图
肢舵伺葱撂茹仿腾耳表灌品黍魂猪寡窝乃朋酪简悬秃技饥赃若一坯诧尘跑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第七章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放
Company Logo
2、降水补给的影响因素
P = Rs + E +ΔS + qG
气候因素(P,E);
降水总量,降水强度,降水频率;
降水延续时间
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