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教程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生态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土壤中细菌(108)最多,放线菌(107 ,孢子 )、霉菌(106 ,孢子 )次之,酵母菌(105)藻类(104)和原生动物(103)等较少。 土壤的营养状况、温度和PH等对微生物的分布影响较大。 土壤的不同深度微生物分布也不同。表层少、5—20cm最多,靠近根系更多,自20 cm以下逐渐减少。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受季节变化、温度、水分、有机残体等影响。;(二) 水体中的微生物;1 、不同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2)海水型水体微生物;2 、水体的自净作用;3 、饮用水的微生物标准;(三) 空气中的微生物;(四)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霉变:主要指由霉菌引起的劣化。 腐朽:泛指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酶解有机质使其劣化的现象。 腐烂:指由细菌或酵母菌引起的使物体变软,发臭性的变化。 腐蚀:指由硫酸盐还原细菌、铁细菌或硫细菌引起的金属材料的侵蚀、破坏性变化。 变质:指由各种生物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工农业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六)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 条件致病菌:凡属正常菌群的微生物,由于机体防御性降低、生存部位的改变或因数量剧增等情况而引起疾病者,称条件致病菌。; 无菌动物:凡在其体内外不存在任何正常菌群的动物,称为无菌动物。 悉生生物: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称为悉生生物。; 根际微生物:生活在根系附近土壤,依赖根系的分泌物、外渗物和脱落细胞而生长,一般对植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正常菌群。 附生微生物:生活在植物地上部分表面,主要借植物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微生物。;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二 、共生 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一)微生物间的共生 地衣是微生物间共生的典型例子,它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养料,真菌分解岩石,为藻类提供矿质元素。;(二)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共生1、 根瘤菌与植物间的共生 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而豆科植物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长。非豆科植物如杨梅属等可与弗兰克氏菌属的放线菌形成共生固氮。2、 菌根菌与植物 真菌在植物根上发育,菌丝体包围在跟面或侵入根内形成菌根。对植物有改善营养、调解代谢和增强抗病能力等功能。 外生菌根:真菌在根外形成致密的鞘套,少量菌丝进入根皮层细胞的间隙中。 内生菌根:菌丝主要存在于根的表皮中,很少在根外。 ;(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1、 微生物与昆虫(白蚁)2、 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的瘤胃为微生物提供养料、水分、温度、PH、厌氧环境,瘤胃微生物可分解反刍动物不能分解的纤维素,以有机酸供瘤胃吸收,同时产生大量的菌体蛋白,通过皱胃的消化,被反刍动物吸收和利用。;三、 寄生 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一)微生物间的寄生 蛭弧菌可寄生在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细胞中。呈弧状,革兰氏阴性,一根端生鞭毛,进入寄主细胞后在周质区定居,鞭毛脱落,分泌多种消化酶,将寄主细胞的原生质转化为自己的营养物质,菌体伸长成螺旋状,分裂,形成多个子细胞,长出鞭毛,最后裂解寄主细胞,释放出子蛭弧菌。;(二) 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 微生物寄生于植物之中,常引起植物病害。 (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引起寄主致病或死亡。;四、 拮抗 由某些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分为特异性拮抗关系和非特异性拮抗关系。;五、 捕食 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包括吞饮和胞饮两种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代雅阁原车音响升级操作指导书.pdf VIP
-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4能力单元四 猪的传染病 4-2 猪链球菌病.ppt VIP
- 自然人独资股权转让协议.docx VIP
- 小学生活垃圾归类课件PPT.pptx VIP
- 化学品安全培训内容.pptx VIP
- 视器-眼-人体解剖学ppt课件-感觉器官.pptx VIP
- 静配中心PIVAS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设备的保养及维护.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6课 数字身份辨设备 课件.pptx VIP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菜点酒水知识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