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哪些“苦恼”? 如何防止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如何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形成割据势力? 如何选拔官吏帮助自己管理天下? 如何加强对官吏的管理、监督? 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 皇权至高无上。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1)根据材料结合课文,“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中国古代 “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 是什么? 君主专制政体是谁创立的?如何理解? 2)这种体制下的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中决策的作出往往具有什么特点? 随意性和独断性 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通过这些故事,大家能发现什么历史信息? (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二、演进与强化 二、演进与强化 1、君权与相权——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西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历代王朝的君主采取怎样的措施限制相权? 汉武帝: 频繁换相; 破格选拨人才参政; 设“中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中 书 尚 书 门 下 三省六部制 唐朝: (草拟) (执行) (审议) 宋朝: 设参知政事、枢密院(枢密使) 三司(三司使)分割相权 元朝:大体沿宋朝 总体而言历代王朝是通过什么方式 削弱相权的?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方式: 通过分权达到集权 认识: 防宰相擅权;提高效率; 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最终目的是为加强皇权。 同平章事——宰相 2、监察体制 獬(xiè) 豸(zhì),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又俗称独角兽。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中,獬豸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它怒目圆睁,能够辨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处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 清朝都御史獬豸补子 请思考:獬豸会是中国古代什么官员 的制服(官服)的主要图案? 秦朝: 中央: 地方: 西汉: 中央: 地方: 御史大夫 监御史 御史大夫、 (州)刺史 御史台 明初至清末: 东汉到元朝 (宋有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提点刑狱司) 都察院 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 积极: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一定程度防止官员腐败、贪脏枉法,滥用职权等,)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 局限:1、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代表皇帝不代表社会) 2、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3、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秀才看榜图 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 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该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 -----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1)世官制 : 先秦时期 贵族世袭 缺点? 贵族政治、来源限制 2)察举制: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典型: 汉武帝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以官举士、扩大官吏来源;中正评定 特点: 权操于上 世族把持 局限? 时间: 特点: 时间: 3)科举制 时:隋唐至明清 特点:考试选官 积极作用:(1)改变了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2)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提高行政效率。 (3)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5)追求公平公正。 消极作用:(1)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2)为皇权报务。(3)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读史感悟: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