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实用.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 · 雪 毛泽东 作者简介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sháo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dì]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温故而知新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阙。 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沁园春 雪》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所在的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黄河边的一个小山村袁家沟。在这里,毛泽东亲自视察地形,眺望祖国 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 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雪”,是这首词的题目,亦称为“词名”,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检查预习: 1、给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沁园春_____ 惟余莽莽______ 稍逊______ 数风流人物_____ 红装素guǒ___ 分外妖ráo______ 风sāo______ 江山多jiāo_____ qìn wéi xùn shǔ 裹 娆 娇 2、词讲究押韵。《沁园春·雪》押的是____韵,依次写出韵脚(押韵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o 飘、滔、高、娆、 娇、腰、骚、雕、朝 骚 沁园春 雪 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沁园春 ?雪》 1、词的上阙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把我们带入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天雪地的世界,意境广阔博大。 2、上阙分为几层?写景,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景? 概括写北方雪景(1-3)  具体写北方雪景(4-10) 想像雪过天晴之景(11-13) 实景  实景 虚景 学习上阙 3、“望”字领起哪几句?望见了哪些景观?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长城 黄河 群山 高原) 望中所见,既是实在的视觉感受,又有很大的想象成分。 作者为什么选取长城、黄河?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凛然不可侵犯的象征,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它们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热爱并誓死保卫中华大地的感情。 “望”字可否换成“看”字? “顿”字可否删去? 不可。因为是登高远眺,也显示了作者高大的形象。 “顿”,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照应“千”,又使人自然联想到他昔日波滔滚滚的气势。 4、上阙的写景,哪几句是静景,哪几句是动景? 静景:千里冰封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动景: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千里”“万里”,互文修辞,意境开阔,气魄宏伟 “舞”和“驰”,用比喻和比拟 的修辞,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引发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想。对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尽,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写。 化静为动的手法分析正确的是:(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