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汽微党课系列课件 一汽微党课系列课件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是 怎样建立起来的 一汽微党课系列课件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1953年,我们党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党预定的社会主义目标,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并不是社 会主义社会,而是新民主主义 社会 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的总纲中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这是对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作出的明确表述 新中国成立之初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民主联合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共7人,其中非中共人士3人,分 别是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这种格局, 一直持续到了 1954年一届人 大的召开…… 新民主民主主义的社会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就是—— 多种经济成份共存在 看看1952年,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国营——19.1% 合作社——1.5% 国家资本主义——0.7% 私人资本主义——6.9% 个体——71.8% 新民主主义社会,无疑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所谓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其实就是将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 其中关键是—— 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国营企业 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集体化 新中国成立的头三年,中国人民—— 在政治上翻了身 在经济上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这三年,应该说是中国——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三年 人民意气风发的三年 社会面貌得到彻底改观的三年…… 1952年10月,中国工业的生产总值(不包括手工业),国营企业已占67.3%,私人企业下降到32.7% 当时,预计在苏联帮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1957年),国营经济的比重,将会有更大的增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则会不到20% 预计10年后,私人工业会缩小到10%以下,国营工业将占90%以上 在农村,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民已占40%,而在老解放区,这个比例已高达80%以上 所以,到了1952年底,毛泽东认为,中国基本具备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并且也得到了斯大林的赞同…… 二、“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他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就是被称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年2月10日,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写入总纲。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进行了广 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在 党内迅速统一了认识,也得到 全国人民的拥护,大规模的社 会主义改造由此开始…… 中国自古就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 如何把亿万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把农民个体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是完成“一化三改”的关键 在老解放区,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互助合作传统和实践 在井冈山时期,老革命根据地就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犁牛合作社”等互助组织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也组织了“变工队”、“扎工队”等劳动互助形式 在解放战争时期,互助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 1951年9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互助合作会议,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提出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三种主要形式—— 互助组,分临时性的初级互助组,和常年的互助组 以土地入股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初级社 集体农庄,即后来的高级社 《决议》还提出,互助合作运动必须贯彻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必须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办法,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开始几年,前进的步伐是稳健的。但后来一些地方,也曾出现过急躁、冒进的倾向…… 到195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 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100万个 入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0%以上 到1956年12月,全国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