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理.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理剖析

* DIL805A淬火变形膨胀仪 材料AC1、AC3、Ar1、Ar3、Ms点测定 静态CCT曲线 热处理工艺模拟 * 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 各种变形情况下的数据采集 再结晶曲线 动态CCT 焊接模拟 2.4 品种开发配套设备 Q345B不同热装温度与延伸率关系 C Mn Si Als Ti 热装脆性 热装开裂 J55 0.2 1.25 0.25 0.02 0.02 有 很严重 AH32 0.15 1.35 0.30 0.035 - 有 10% Q345B 0.18 1.12 0.25 0.022 - 有 轻微 HRB335 0.18 1.37 0.4 0.001 - 有 - 355JR 0.2 1.33 0.03 0.022 - - - SS400 0.2 0.26 0.07 0.017 - - - 某厂热装情况 * 简 析: (1)Q345B的高温热塑性实验结果表明,其高温脆性区在700~900℃之间,热装使铸坯表面的铸态组织遗传到轧制过程中,促使轧制裂纹的产生。过高的热装温度产生复杂的热应力与相变应力叠加,在高温脆性区很容易超出钢的高温强度造成铸坯表面裂纹。 (2)Cu、As、Sn等元素的富集是表面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没有发现Cr、Ni等元素的富集。 (3)某钢1生产Q345C钢将铸坯出连铸机后堆冷22 h,使其表面温度达到540 ℃以下再装炉,这样成品钢板就不会出现表面质量问题,否则出现大量表面裂纹。某钢2生产的铸坯将热装温度由原来的700~ 750℃降低到650℃,可以有效地降低钢板表面裂纹缺陷。 (4)薄规格钢板压下量较大,裂纹出现几率较小,成品厚度大于40mm的钢板裂纹发生率是厚度小于20mm钢板的34倍。 * (3)高强钢延迟断裂 定义: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过一段时间后发生突然脆性破坏的现象。 成因:材料—环境—应力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环境脆化。氢原子在应力作用下扩散并聚集在微裂纹前端。氢富集于晶界、相界、位错及溶质原子等陷阱处。 钢种:强度越高延迟断裂敏感性越高,抗拉强度高于1225MPa时,即使在自然环境下也会发生,如PC棒其抗拉强度达到1420MPa。 评定方法:无统一评定方法;一般用应力腐蚀开裂试验;FIP法(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抗延迟断裂试验方法);氢致开裂实验法。 FIP:将光滑拉伸试样置于一定温度的20%的NH4SCN硫代氰酸铵水溶液中并施加恒定拉伸载荷,测定断裂时间验, 试验过程中, 应将溶液的pH 值控制在每20 h 不超过4. 5~ 7. 5 范围内, 最终以试样与NH4SCN 溶液接触的部分产生断裂的时间作为评价钢棒抗延迟断裂性能的指标, 相持200 h 仍不出现断裂的试样则视为合格。 * 延迟断裂机理 不同陷阱中氢原子释放的温度不同; 一系列氢原子释放峰值: 120 ℃ 左右是晶界释放、 220 ℃ 左右为位错释放、 300 ℃ 左右为空位释放、 320-380 ℃析出物释放; 220℃左右低温区放出的氢是室温下容易扩散的对钢抗延迟开裂不利影响的氢 降低钢中位错密度是改善延迟断裂的措施之一。 * Si的影响 回火马氏体钢 FIP试验方法 * Mo的影响 国外开发的耐延迟断裂高强度螺栓钢如ADS3和KNDS中,均含有较多的Mo; * PC棒 30MnSi * 氢致延迟断裂可分为“ 内氢” 延迟断裂及“ 外氢” 延迟断裂。 在钢材冶炼、轧制、热处理过程中侵入钢中且不能完全释放引起的断裂称为“ 内氢” 延迟断裂, 如PC 钢棒在加工完毕静置过程中,经几小时或几天时间后发生的断裂大多为“ 内氢” 所致。 而在蒸养过程中出现的镦头断裂现象和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在管桩中出现的断裂现象一般是“ 外氢” 延迟断裂。 * (1)夹杂物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和均匀性。脆性夹杂物在热加工时不变 形,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易在夹杂物和钢基体的交界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该处产生微裂纹。 * (2)局部增碳 针状马氏体主要是高碳钢淬火后的组织,正常的PC棒不会出现这样的组织,把此试样正火后发现在原钢棒有针状马氏体的区域珠光体含量明显的比基体多,有增碳现象,并伴有硅酸盐类夹杂。 * 在炼钢过程中卷入保护渣,保护渣中的碳引起钢坯局部增碳,局部有针状马氏体的试样经正火处理后观察,发现在原有针状马氏体区域珠光体含量特别多,明显的多于基体的珠光体含量。 * (3)母材表面缺陷 盘条表面缺陷是引发PC钢棒氢致延迟断裂的直接部位,如果钢坯表面缺陷清理不净,线材热轧时调整不当,在盘条表面上常有微裂纹、划伤、耳子、折叠、凹坑、结疤等缺陷,这些表面缺陷在线材淬火后常引起应力集中,成为裂纹源,最终造成成品钢棒脆断。 * (4)热处理缺陷 在快速加热淬火过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