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 一般情况下,分子间氢键可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而分子内氢键可使熔沸点降低. 2.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硬度和粘度等 ?? 溶质与溶剂之间形成氢键可增大溶解度;液体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可增大粘度;晶体中的分子间氢键可增大晶体的硬度. * 中心势场近似 单电子近似 单电子原子 多电子原子 径向分布图(分层排布/钻穿效应) 角度分布图(轨道的形状和方向) 屏蔽常数 泡利不相容原理(n,l,m,ms) 能量最低原理 洪特规则 (2,1,1,1/2); (2,1,0,1/2); (2,1,-1,1/2) 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 N: 2p3 O: 2p4 (2,1,1,1/2); (2,1,1,-1/2); (2,1,0,1/2); (2,1,-1,1/2) 原子间的结合键 (Interatomic Bonding) 分子或晶体中原子间相互吸引的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分子键 氢键 化学键/强键 物理键/弱键 Primary bonding: e- are transferred or shared (100-1000 kJ/mol or 1-10 eV/atom) Secondary Bonding: no e- transferred or shared Interaction of atomic/molecular dipoles ( 100 kJ/mol or 1 eV/atom) 静电交互作用 离子键(Ionic Bonding) 正负离子间的库伦力-在高电正性的金属元素和高电负性的非金属元素间形成。 金属原子外层价电子 非金属原子外层 离子键:电子转移,结合力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离子晶体: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导电性差-如氧化物陶瓷。 共价键(Covalent Bonding) 原子间共用价电子对-出现在电负性差别不大的原子之间(在周期表上位置比较靠近)。 非金属元素的分子(H2、Cl2、F2)、(CH4、H2O); 单质元素固体(金刚石C、Si、Ge) 化合物(GaAs、SiC) 共价键:电子共用,结合力大,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晶体:强度高、硬度高、熔点高、脆性大、导电性差。 金属键(Metallic Bonding) 规则排列的离子实与自由电子间的库伦力-出现在电负性相等或相近的金属之间。 价电子数配位数 共用价电子 金属键:电子逸出共有,结合力较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晶体: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熔点较高。 分子键(Molecular banding) 原子或分子间电偶极子的静电吸引作用(范德华力)-出现在惰性气体原子或由共价键分子聚集成的晶体。 电偶极子:原子或分子中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中心。 瞬时偶极子(Fluctuating Induced Dipole) 存在于一切原子和分子中 惰性气体原子或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 在每一瞬间,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由不同元素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分子 -极性分子(polar molecule),存在固有偶极子(Permanent dipole)。 分子键:电子云偏移,结合力很小,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低。 同时存在瞬时偶极子,且通常起主要作用 氢键(Hydrogen bonding) 一种特殊的极性分子间固有偶极子的相互吸引作用。 分子中含有氢元素和高电负性的非金属元素 没有电子屏蔽的氢原子核 介于化学键与物理键之间; 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10.4.2 分子间的吸引作用 1. 色散力 ? 无论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均存在瞬时偶极,这种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叫色散力。 ?? 色散力是普遍存在的,即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均存在色散力. 分子体积越大,越易变形,则色散力就越大. 由于瞬时偶极的方向处在瞬息万变之中,故色散力的方向是多变的(没有方向性). 2. 诱导力 ?? 当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相接近时,非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的作用下发生极化而产生诱导偶极.该诱导偶极与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相互吸引而产生的作用力称为诱导力。 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同样也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越大,(非)极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则诱导力就越大. 3. 取向力 ? 当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它们的固有偶极同极相斥而异极相吸,就使得极性分子定向排列,因而产生的作用力叫取向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