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电路 1·电路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电源 开关 导线 用电器 4、判断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方法: 逐个顺次连接------串联 1、请判断出下列各图中的连接方法。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三盏灯属于串联的是( );并联的是( ) 3、根据电路连接画出电路图 1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二、电流 1、单位:安培 ,简称 (安) 符号:A 2、单位换算:1A= 1000mA 1mA=1000μA 1).串联:各处电流都相等, 即:I = I1= I2 三、电压 1、电压使电路形成电流 4、串联和并联电压 1)、串联: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 U= U1+U2 四、检测电路中电流和电路两端电压仪器 1、电流表:检测电路电流仪器 2、用电流表测出L2的电流,下面各图中正确是 2、电压表 (1)构造 (2)符号 (3)使用方法: (A)电压表要并联电路中 (B)“+” 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正极那端,“—” 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负极那端. (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C)被测电压不要过电压表量程 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 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 5.分类:定值电阻 可变电阻(变阻器) 7.变阻器连接法 8.几点说明 (1) 铭牌上数字的意思。 最大电阻是---10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2A (2).在开关闭合之前,应将滑片P 调到阻值最大处。 9.电阻串并联 (1)电阻串联: R = R1+ R2 练习 1. 将一个20Ω的定值电阻Rl与另一个定值电阻R2并联后,得到12Ω的等效电阻,则R2的阻值为________Ω.若再增加一个50Ω的电阻R3与R1和R2串联,则串联后的总电阻为_____Ω. 3.图所示,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后,它们的总电阻是100Ω,已知R2=60Ω,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_A. 3、、将下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其中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L1与L2串联后的总电压,并画出电路图。 V1 V2 L1 L2 V1 V2 L1 L2 4、在下图所示的3个电路中,电压表所测的各是哪只灯泡的电压? 电压表测L2 两端的电压 四、电阻 2. 一切导体都有电阻 3. 单位:欧姆 符号:Ω 4.换算:1M Ω=1000K Ω 1K Ω=1000 Ω ( R) 1. 电阻: P C D A B 滑片 金属杆 线圈 瓷筒 6.变阻器作用:通过滑片变动位子改变连入电路中 电阻线长度,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 大小,从而改变电路电流大小。 结构图 (1)改变阻值接法:一上一下 AC AD BC BD (2)不能改变阻值接法: AB----最大值 CD ----阻值0 A B C D A B C D P 符号 2A 10Ω 名牌 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将其接入电路,使滑片P 向B 端滑动时,使其连入的电阻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是 ( ) A.C和A B· C和B C.D和B D.A和B A P D C A B 练习 2、A、B、C、D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 A B C D A 3、如下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对改变电阻的作用是否一样?为什么? L2 丙 L1 乙 甲 (1)灯L1、L2串联,甲是( ) 乙是(),丙是( ) (2)灯L1、L2并联,甲是( ),乙是( ),丙是( ) (3)甲、乙、丙都是电压表,闭合开关,电路出现的现象是( ) (4)若甲、乙、丙都是电流表,闭合开关,电路出现的现象是( ) 例:如图所示电路,使两灯都能发光,判断甲、乙、丙各是什么表? (1) V A V (2) A V A (3) 断路 (4)短路 丙 乙 甲 丙 乙 甲 丙 乙 甲 丙 L2 丙 L2 丙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L2 丙 乙 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