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绘画与戏曲的写意性
绘画与戏曲的写意性
我以为,我们通常称之为国画的传统中国绘画与传统的中国戏曲之间,有着因为植根于同一古老文化土壤而形成的共同审美取向,其中之一,便是它们都比较强调写意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手法上的虚拟化,即强调艺术形象与艺术表演之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一
在20世纪上半叶,当时,梅兰芳前往美国,作中国戏曲对西方社会的首次访问演出,轰动一时。西方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集歌、舞、剧甚至杂耍于一身的戏剧样式,没见过有如此多虚拟表演手段的戏剧样式。几乎完全不用布景来表现环境,握一根马鞭便可以在台上走马,操一只木桨就可以在台上行船hellip;hellip;于是把中国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形式,称之为梅兰芳体系,与他们的好莱坞、百老汇表演方式,以及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应而立。实际上,此前的19世纪,东方的艺术,就已经渐渐被西方人所了觧,并开始影响了某些西方艺术家。戏剧方面,产生了打破舞台“四面墙的”布莱希特体系;而在绘画领域,影响似乎更要大些。他们最初是通过日本的浮士绘开始接触到东方绘画,但这就已经差不多要令他们目瞪口呆,並由此催生了马蒂斯、高更等现代诸流派。而在中国,人们同样惊讶于西方艺术极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于是,在20世纪初,一些人便开始东渐日本或西渡大洋,或直接或间接地学习西方艺术。在李叔同、欧阳予倩他们引进西方话剧的同时,李铁夫、刘海粟、徐悲鸿等一批画家也开始引进西方油画。对西方艺术的引进和借鉴,在一定程度甚至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变革和进步,产生了一派新的面貌。梅兰芳大胆地开始了他的京剧时装剧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轰动,实际上成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现代京戏的滥觞。而从巴黎留学归来的徐悲鸿,则认为传统中国绘画的人物画很不科学,人物多头大身小,形似小儿,且身体的解剖结构极不准确,于是把西方素描引入国画,开始了他的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探索。但是,有意味的是,这些引进、借鉴、探索和发展,历经了大半个世纪甚至将近一个世纪,戏曲也好,国画也好,又开始向原来的写意传统逆转。甚至连从海外泊来的话剧,也有一些探索剧目大胆地加入了中国戏曲的元素,大胆地使用了写意的、虚拟的和三面墙的表演方法。而新兴的、写实性较强的现代中国人物画,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辉煌之后,竟然又有了向传统文人画方向回归,产生了新文人画的潮流。下面我们不妨较为详细一点来谈谈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很值得我们思考。当初徐悲鸿将西画的素描引入国画时,依然给予了作为国画根基的线条以极大的重视。但是,这位为现代中国人物画开路的先行者,并没能完成西方素描和国画线条的水乳交融。在他的新国画人物画中,由擦笔画出的人物素描关系与线条呈分离状态,线条大多仅仅是人物外圈的轮廓线,最多也仅仅用于描绘衣纹。且线条多以中锋画成,虽不乏功力,但却不无单一和拘僅,失去了国画线条应有的潇洒、恣肆与多姿多彩。后来,倒是画家蒋兆和,才将素描真正融入进了中国画的线条与笔墨之中,娴熟地用完全国画笔墨的中、侧、顺、逆、枯、湿、虚、实及皴擦、点厾与晕染来完成了有准确人体结构和素描关系的人物描绘,每一笔都那么精确、简洁地落在人物结构的关系上和明暗关系上,而又不失中国画线条的张力、韵味与独特的书写性,最终完成了现代中国人物画体系的创立,被美术史家和评论家称之为“徐蒋体系”。蒋兆和在引进西方技艺时,充分捍卫了中国画本体艺术语言,又推动中国画的革新。
二
国画中那些笔墨技巧,为什么如此受到中国画家的重视,并被称为中国画不可越过的底线呢?国画的笔墨犹如戏曲的程式,是其达于写意性和虚拟性的主要艺术手段和艺术特色,是有别于西方艺术的重要特征。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之所以鲜明地有别于西方的文化艺术,是因为中国人从古代起,其思维方式就和西方人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西人的思维方式是实证式,而我们的先民们则好玄想,讲究“悟”。由此而产生了侧重于科学实证的西方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以及侧重于主观玄想、思辨性极强的、诗意化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于是,在不同哲学倾向和文化土壤里,便生长出迥异的两种样式的艺术来。譬如文学,西方传统以写实性很强的小说为主流,而我们则以写意的诗词散文为正宗。戏剧呢,西方的传统是,演员要进入角色,舞台是四面墙,你一走上这个舞台,你就不再是你自己,只是那封闭的四面墙里规定情景中的那个规定人物。而我们的戏剧传统是,舞台只有三面墙,演员走上舞台,时时记得自己在为观众“演戏”,你所创造的角色,自然便游移于似于不似之间了。正因如此,你也就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的表演空间,那些表演程式于是就开始发挥本事。你挥动鞭子,观众会认可你在走马,你划划木桨,观众会认可你在行船。你可以唱,可以舞,甚至可以来点儿杂耍,表演自然更有主观色彩,更有诗意了。因为诗意,也常如雾中的景致,总有几分模糊,几分多义。再说绘画。19世纪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