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对黑麦草根系几种低分子量分泌物的影响 - 生态环境学报.docVIP

菲对黑麦草根系几种低分子量分泌物的影响 - 生态环境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菲对黑麦草根系几种低分子量分泌物的影响 - 生态环境学报

菲对黑麦草根系几种低分子量分泌物的影响 谢明吉,严重玲*,叶菁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污染生态学实验室,厦门 361005有机污染的植物修复过程与植物根系分泌密切相关,近年来,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多环芳烃的植物修复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对于多环芳烃污染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很少。实验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供试材料,以营养液栽培方式研究了在多环芳烃菲处理下,黑麦草根系对几种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分泌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黑麦草根系分泌有机酸、总糖以及氨基酸的量都随菲质量浓度的上升而变化。黑麦草根系分泌的低分子有机酸主要为草酸,在菲处理下,低分子有机酸的组成无明显变化,但含量随菲质量浓度上升而提高(由对照时的2.33 mg·g-1 FW升高至8 mg·L-1时的4.75 mg·g-1 FW);总糖和氨基酸含量均随菲质量浓度上升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是最高值出现的菲质量浓度不同,从含量上来看,有机酸是黑麦草根系低分子量分泌物的主要部分。结合其它研究结果分析,植物分泌的有机酸可能在加速多环芳烃清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菲;根系分泌物;有机酸;糖类;氨基酸中图分类号:X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0-0576-04 多环芳烃是一类受到广泛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显著的致癌致畸变效应,16种多环芳烃被美国环保署列为首要的污染物。同时,有关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多环芳烃污染的修复治理等课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 近几十年来,多环芳烃的植物修复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研究者开展了相关的工作[1-5]。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的存在能够加快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去除[6,7],但是由于多环芳烃的高疏水性,植物直接吸收和积累作用在多环芳烃的修复中作用并不大[4,8,9],而根系分泌物可能在加速多环芳烃的清除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多环芳烃污染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很少。 低分子量分泌物是植物根系分泌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重金属胁迫以及营养缺乏等因素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多环芳烃对根系低分子量分泌物的影响仍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选取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菲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以多环芳烃修复研究中常用的黑麦草为材料研究了多环芳烃胁迫下植物根系低分子量分泌物的变化情况。 供试植物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商品名为凤凰(polim) 黑麦草种子经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20,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浸泡于烧杯中吸胀16,然后转入培养皿中催芽,经过催芽的种子放入温室中进行育苗,预培养15左右,选择长势一致的植株转入烧杯中。移苗后的植株先用蒸馏水缓苗2后,更换为半量Hogland’s营养液,再培养3后进行染毒处理。 菲(PHE)(97%,购于Aldrich Co.)先用甲醇溶解为母液,使用时将母液按比例加入配置好的半量Hogland’s营养液中,使培养液中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4、8 mg·L-1,同时调节培养液中甲醇的质量分数均为0.1%,为排除助溶剂甲醇对植物的影响,另设只含有0.1%甲醇的培养液对照。配置好的培养液调节pH至5.5,并在超声波清洗仪中处理2,使液体得到充分的混匀,处理时注意保持水浴温度低于40 ℃。每只烧杯内盛装300 m培养液,烧杯用锡纸包裹避光以防止菲的光降解。每天补充营养液维持液面高度。幼苗染毒处理6 d后,将幼苗由处理液中移出,用超纯水洗去根表面吸附的物质,同时小心去除胚乳,注意不要伤根,小心吸去根表面的水份,将根浸入装有5 m超纯水的小管中,每管均放入10株苗,根部避光,置于光照培养室中收集根系分泌物,2 h后,取出植株,定容至5 m,保存于冷冻室内,尽早测定。收集完分泌物的植株在超纯水中洗净,小心分割根部,吸干根表的水份,称,鲜用于统一根系分泌物的单位。幼苗分为根部和地上部分,105 ℃杀青2 h后在60 ℃下烘至恒然后称量。采用HPLC进行分析,仪器为Agilent 1100色谱仪,配备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 nm,色谱柱为XB-18(5 μm,4.6×250 mm),流动相为25×10-3 mol·L-1的H3PO4-KH2PO4缓冲液,pH为2.3,流速为0.7 mL·min,进样量为20 μ,柱温30 ℃,有机酸的确定采用外标法,含量的计算采用峰面积法。 根系分泌物中总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10] 根系分泌物氨基酸含量采用酸性茚三酮法[11]。 每组处理设三个重复,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的差异显著性采用LSD法进行分析。 图3 菲处理下黑麦草根系分泌草酸量 Fig. 3 the oxalic acid excreted by ryegrass root under PHE s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