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第五次反“围剿”到遵义会议汇编
从第五次反“围剿”到遵义会议
陈伯钧
第四次反“围剿”战役后,红军有很大的发展。一九三三年三月四次战役以后,五月来了一个猛烈的“扩红”运动,红军增加了四、五万人。把部队整编了一下,将老部队改编成大师,又成立了一些新的师团。敌人失败后,也得到一个深刻的教训,知道这样“长驱直进,分进合击”还是奈何我们不得。所以敌人改变战略,训练部队,加强侦察活动,训练登峰队,搞了一些山地作战的东西,成立了庐山军官训练团,总的战略叫做“堡垒政策”。第五次总“围剿”,包括政治“围剿”、经济“围剿”、心理“围剿”、文化“围剿”。不但这样对付我们,而且还这样对付他自己区域里反对他的人。
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胜利后,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开始前,我们还有一些行动:一方面在北线继续坚持斗争;另方面又组织了东方军,打了连城附近十九路军的老虎师长区寿年这个师,接着打洋口、延平,一直打到福建水口附近,威逼福州。那时十九路军感到威胁很大,于是陈铭枢就写信给蔡廷锴说:与红军作战,若战而胜,牺牲必大;若战而不胜更不堪设想。因此他主张与我停战,联合我们反蒋,和我们讲条件。以后就搞什么生产人民党,成立福建人民政府。这时候北线敌主力蒋介石的部队正向苏区边境集结,待机进攻,于是三军团就从福建撤回来了。五军团去接应,开到顺昌后也撤回来了。这样的有利条件我们没有利用。
第五次反“围剿”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从洵口一战到团村,这是第一段。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我们由福建转回来,在洵口打了一个遭遇战,把敌人第六师十八旅消灭了,黎川敌三十六师增援以后,没有打出什么名堂。本来这一仗打胜了,照老规矩就应该把部队集结在附近,看敌人下一步怎么办,我们再行动。因为我们是采取内线作战的办法,集中兵力打它一路,各个歼敌。但是没有那样办,而是想要把黎川搞过来,到白区去打硝石,想借此叫敌人撤出黎川。这时敌人战法就变了,打到一个地方就到处筑工事。十三师到资溪桥袭击了一下,敌人根本不理。总想到外线去求战,求战不得还要回来。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开脚一步就走错了。后来敌人从黎川向前推进,本来那时敌人并不是“堡垒主义,向前推进”,因为黎川到团村还有四十里路远,他们是要“逐段跃进”的。这一仗本来很好打,但是没有打好。因为只有三军团的四师、五师,五军团的十三师以及九军团的第三师和第三十四师,共五个师,兵力不足。刘伯承同志曾与李德两个人争论,刘建议一军团是否可东调,但是话未说完,李德就大发脾气。很明显,当时东边是三军团的四师和五师担任突击,十三师除一部分参加突击外,主力担任掩护,西边只有第三师担任突击,力量不雄厚。结果东面虽把敌人突垮了,西边却突击不上去。敌人在山上,我们就去攻山,战术上也有缺点,蝟集一处,队伍未展开,敌人一摔手榴弹,我们伤亡很大,最后只好撤退。这一仗不但没有打好,而且还牺牲了四师师长张锡龙、三师师长吴高群。如果当时东西两面一、三军团集中,组成两个有力的拳头,东西夹击,就可以把敌人进攻的一部约三个多师消灭。以后敌人又进攻德胜关,因我军的英勇作战,终于把敌人阻止住了。
第二阶段,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蒋介石非常恐慌,在北线加紧构筑碉堡,令其主力向闽北前进。先向福建进军,把苏区的北边暂时守起来。其主力沿光泽、邵武、顺昌前进,每师距离四十里。这是我们歼敌的好机会。可是我们没有出击,这是很失策的。这时教条主义者有些歪道理,他们说什么:福建的敌人比蒋介石还危险……。我们在山上望了两个月,蒋(光鼐)、蔡(廷锴)和我们联络,我们也不帮他们的忙,以后他们那里就发生了问题,十九路军没有几个月就完全垮了。
所以,这一点在政治上是很大的错误,就是军事上也很不应该。就是不帮助十九路军,能把蒋介石的主力打垮也好。结果蹲在那里,非常机械,非常被动。本来十九路军和我们讲联合,我们日用百货、盐巴也还不困难,还有一点办法。十九路军一垮,蒋鼎文就到福建当总司令,我们就四面被围了,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完全是机会主义,完全不懂得辩证法的关系。
自五次战役开始到福建事变这一阶段,不但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反而将主力分散使用,两个拳头打人,甚至往堡垒地域里钻。福建事变发生时,把一军团拉到神岗、党口去进攻堡垒地域,最后敌人形成四面围攻,又把一军团拉到福建,打了一个温坊战斗,聊以解嘲自慰。一个月就行了二十八天的军,真是劳累已极,使主力疲于奔命。
第三阶段,就是广昌战役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拼命主义,是拼命主义的典型例子。因为苏区北线的敌人是以占领广昌来号召其他地区的敌人向我们实行总的进攻,因此教条主义者也就以广昌作为苏区的大门来拼命,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当敌人战略上的合围形成以后,就开始向广昌进攻,而这些外行的军事家——教条主义者,也就在这个地方搞拼命主义,以主力对主力。敌人有十一个师,由罗卓英指挥,正面十华里,沿着旴江两岸的丘陵地带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详细解读.pdf
- THKA多回路智能工业调节器.PDF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NDS世界树迷宫流程攻略及基础知识.pdf VIP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12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配套120万ta洗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VIP
- 苏州石刻《天文图》文字.pdf
- 中国气悬浮离心压缩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米家米家智能蒸发式冷风扇使用说明书.pdf
- 薄层砌筑和薄层抹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