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苗床管理坚持“前保后控”、“高降低升”原则。剖析
水稻苗床管理坚持“前保后控”、“高降低升”原则。 苗床土管理要点 水稻对苗床土的要求非常高,盐碱土、沙壤土都不适合做苗床土,施用过除草剂的土壤更不适合做苗床土,山区的朋友可以选择山地淤积土,这种土腐殖质含量高,富含有机质,最适合做苗床土;平原地区的朋友,除了在河流地取土外,还可以在荒甸、草原上寻找黑土。 取土的时机最好是雨季过后,这时的土壤经雨季水洗后,含盐含降到最低,农药残留也最少,经过收集、晾晒后过筛,来年春天做苗床土最好。 苗床土拌完壮秧剂后(间隔三天)要与微生物菌肥混拌,使用生物菌肥拌土的水稻叶片肥厚,深绿、长势快、根系多、敦实、盘根好、抗病能力强、对青枯、立枯有明显的防控作用。 一、掌握水稻苗床温度管理“三个要点” 要点一: 播种-立针期,进行保温管理,温度控制在25-28℃。采取地膜、小拱棚、液化气炉、蜡烛等保温措施,出苗80%时,撤掉地膜。 要点二: 出苗-插秧前,进行温度调控管理,做到高降低升。1-2叶期,棚温控制在22-25℃,2叶-插秧前,棚温控制在20-22℃。 要点三: 早期在晴天早8点到下午3点,打开棚头通风口,以后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通风口逐渐加大;晴天低温过后,应提前通风,保证温度缓慢升高,避免在根系发育不好的苗床,造成秧苗青枯。插秧前,昼夜通风炼苗,使其和外界保持相同生长条件。 二、掌握水稻苗床水分管理“三个步骤” 步骤一:掌握不同时期水分标准 1、播种-出苗前,床土保持旱田状态,如果置床浇水充分,此期间不浇水。 2、出苗-3叶期,缺水补水,并且浇水要一次性浇透。 3、插秧前,在不使秧苗萎蔫的前提下,进一步控制秧田水分,蹲苗、壮根。 步骤二,对苗床水分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1、早晚秧苗无露珠或露珠小,有缺水可能。 2、床土表面干燥发白,甚至出现裂缝,是缺水表现。 3、中午新生叶卷曲,有缺水可能。 步骤三,采取科学的浇水方法 1、苗床用水要提前储备,水温达到12-16℃,刚从井里刚抽出来的冷水不能作为苗床用水。 2、秧苗根部土壤温度低于8℃,外界气温低于10℃时都不能浇水。 3、浇水要避开中午高温期,最好是上午8点前,或下午3点到5点期间浇水,阴天不浇水。 三、掌握水稻苗床苗旺、立枯病药剂防治“措施” 措施: 2叶1心期开始,使用进口叶面肥(优种伴)加防治立枯药剂进行苗床叶面喷施,苗旺、抗病能力显著,加强水稻营养和促进根系生长,使水稻提前返青。 一、立针揭地膜(二层覆盖膜) 1、覆盖地膜目的是增温保墒,促进早出苗、出齐苗。但是早揭膜,在气温低的地方,秧苗生长缓慢,甚至僵苗;晚揭膜,随着气温上升,膜内温度高,秧苗徒长、抗性差,第一叶节难分蘖。 2、一般情况下在水稻秧苗立针期(30%第一完全叶露尖),也就是在播后5-7天,第一片完全叶展开前(呈针状,约2厘米左右)。农户常说的水稻秧苗80%见绿时揭膜。 3、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如果空气湿度大、气温偏低的阴雨天,应在上午揭膜;如果晴天,揭膜时间宜在傍晚前),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 4、浇透揭膜水。在揭膜的同时,必须采取边揭膜、边浇水,如果揭膜水不足,蒸发过多,墒情较差,必须浇透水,以补充揭膜后土壤水分的不足,使秧苗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各时期通风 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结合苗床温度管理的“2、5、8”原则进行通风,使其大棚温度控制在要求之内。 1.5叶期:棚内温度不超过28℃(一般22~25℃),在晴好天气提早通风炼苗,棚布不要落到底,最好是肩部通风炼苗。 2.5叶期:棚内温度不超过25℃(一般20~22℃),若超过25℃易造成早穗现象,根据天气情况加大通风。 3叶期:棚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夜间最低温度高于10摄氏度的情况下,逐渐转入昼夜通风炼苗。插秧前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可以撤棚,等待插秧。 三、通风注意事项 1、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编织物、塑料膜等挡住,避免风大直接吹到秧苗。 2、小苗通风应背风放风,大苗可大通风。 3、根据昼夜温差放风:温差过大放风时间以短为宜;温差小时可以增加放风时间。 4、防御低温冷害。外界最低温度若是低于0℃时,要求必须采取增温措施,如加炭火盆、煤气罐、热灯泡、烟雾弹等。 5、外界最低温度如果低于10℃,下午3点左右提早关棚保温。 6、如遇低温冻害发生,应早晨提早通风,缓解冻叶萎蔫。 7、进入3叶期的秧田更要加大通风练苗力度,特别是阴天也要早晨打开棚头通风,散去棚内湿气,使秧田始终处在旱育状态,培育壮苗。 育秧期各阶段性温度湿度标准: 1)种子根发育期: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