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以感觉园为例.docxVIP

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以感觉园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以感觉园为例园林一班n111001106 顾璞摘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正不断吸取西方的造园元素。草坪、模纹花坛、灌木色块等大量运用,植物景观西化明显,逐渐丧失中国特色。上海作为中国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近现代公园的发展更多地渗透着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但也不乏中国造园元素。以延中绿地其内感觉园为例,通过对其现状的调查研究,对植物景观空间、植物种类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以感觉园为代表的上海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以期总结和归纳上海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手法,从而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 延中绿地感觉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研究1 概况延中绿地位于上海市“申字”高架道路中心结合点,地跨黄浦、卢湾、静安三个区,占地面积23 hm2。延中绿地共分7个区域,以起伏的地形、疏密相间的林木灌丛、多样的植物种类、丰富的水体形式,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景观。七个园子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并由空中步行桥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感觉园位于延中绿地西南角,感觉绿意,感觉盎然生趣,感觉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感觉园的创意理念。以人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为设计主题,通过植物与水流在一系列独立空间的排列组合,形成多样的植物景观。2 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在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上,感觉园通过植物色彩、质感、尺度的不同,达到植物与硬质景观的一致,主要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植物空间,即视觉园形成的主轴线空间—触觉园、听觉园形成的半开敞空间—嗅觉园、味觉园形成的密闭小空间序列三个层次。2.1 开敞式线性主轴线空间序列———视觉园东入口景观轴线大道是感觉园的主体空间,东窄西宽,长300 m的道路形成视线的聚焦,以大道末端的樟树水景广场作为空间的终点。在空间的围合上利用植物特性加强对“视觉”主题的感受,如水杉的列植、珊瑚树墙及山茶、南天竹、龟甲冬青,高度递减,丰富层次,并利用宽度的变化,增强了透视效果,具有较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和延续感,使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空间的无限。2.2 半开敞式林下及地被副空间序列———听觉园及触觉园主轴线空间将感觉园划分了南北两个部分,南部以林下及地被形成半开敞为主的空间。该空间中的观景视线相对通透,顶部有乔木树冠覆盖,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分为听觉园和触觉园两部分。听觉园位于此半开敞空间的西部,设计主题为综合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树叶沙沙声、水流声、雨打叶面声、脚踩落叶声、昆虫鸟禽的啼鸣声等,创造丰富的听觉感受和乐趣。以深邃宁静的密林为设计目标,因此,该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郁闭的城市山林为摹本。乔木选择体量较大植物,如加杨、银杏、广玉兰、杜英等干形高大挺拔的乔木,下层配合绿篱,形成林下覆盖空间。触觉园中除了利用硬质景观如天然石料的色彩、粗糙度、软硬等多种变化外,还通过对具有不同触感植物的选择,如植物枝、叶的质地(草质、纸质、革质、蜡质)、形状(椭圆、心形、针形、锯齿状、尖刺状等),枝条(粗细、排列方式、外皮质感等)强化其主题。在植物空间的设计上,植物以块面立体形式(如绿篱、树墙等)规则式布置,利用植物修剪整形的方式来统一不同质地、特性的植物。2.3 封闭的小空间序列———嗅觉园及味觉园嗅觉园以植物的芳香气味为主题,并按四季时序设计春夏秋冬四个小园,通过各个季节不同的芳香植物给人不同的嗅觉感受。顺着园路的弯曲至西北部的味觉园,其主体空间是一圆形的休憩场地,四周环绕密植各种果树,再搭配常绿的雪松,下层采用杜鹃、八角金盘等常绿小灌木,并利用铺装质地的不同,形成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3 植物造景特色分析研究3.1 植物特性与设计主题的充分结合感觉园设计主题明确,并以此来进行各个景点植物景观设计,与设计主题相呼应。视觉园的景观轴线大道为一条近300 m长的不等宽道路,大道中央为四季草花花坛,两侧列植山茶、珊瑚树墙和水杉,将视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将视线终点落在道路端头的香樟水景广场,增强了视觉感受,产生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和延续感,植物与硬质景观相呼应,紧扣设计主题。触觉园中,通过植物枝、叶质地、形状的不同,以及植物立体形态的多样,如绿篱、树墙等,使人的触觉感受发生各种变化,展示了各种质感的对比。嗅觉园中,将丰富的植物,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组合,运用四季不同的开花植物,特别是芳香植物给人不同的嗅觉感受,如春园有丁香、白玉兰和含笑,夏园有合欢、广玉兰和栀子,秋园有桂花,冬园有蜡梅、梅花。听觉园以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雨打芭蕉的淅沥沥来切合“听觉园”的主题。味觉园则是通过具有果实的植物,带给人味觉的感受,如园内有柿子、枣、杨梅、石榴、橘子、果梅、苹果、梨等,使人联想到酸、甜、苦、辣等各种滋味。3.2 注重色叶植物的应用及与景观小品的呼应感觉园中植物色彩变化丰富,据统计,园中春色叶植物占该园植物总数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