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与杜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兹华斯与杜甫:浪漫与现实之间遥远的对话 陈小艳 何朝辉 2007-10-24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字号:大 中 小]   华兹华斯(1770-1850)的《抒情歌谣集》、《序曲》等作品中有不少对乡村田园自然景色的独到描写,这是他能够在英国文学史上写下重要一笔的原因。也因此,人们常常将他与我国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进行中西诗歌比较 。中国山水田园诗作为独立的诗歌流派与完整的艺术形式是在东晋南朝时期正式出现的,其中以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最为著名。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日趋成熟,“王孟韦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和柳宗元)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四位代表人物。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作比较时,人们往往会选取这四人中的一位或几位。   相对而言,很少有人将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12-770)与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华兹华斯联系起来。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社会面貌,常常被认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譬如,他那句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进行真实描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百年来依然吟唱不衰。一个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圣”,一个是代表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杰出诗人,人们自然很难将他们联系起来。然而,华兹华斯的乡村田园诗与杜甫的“写实”诗在自传性与自然性上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   “自传性”指的是诗歌的创作与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一般认为,自传体诗属于抒情诗而不属于叙事诗,它的“本质特色在于它是抒情与叙事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殊方式”。自传体诗要求诗人有丰富的阅历、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及强烈的主体意识。动荡的社会环境与诗人跌宕起伏的生活是孕育自传体诗的外在条件。杜甫是中国卓越的自传体诗人,而西方最重要的自传体诗人则是华兹华斯(当然还有惠特曼)。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且一生坎坷的杜甫与满腔热血投入法国大革命后革命幻想破灭然后归隐湖区的华兹华斯无疑在这一点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他与柯勒律治合作编写并于1789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始。他挣脱了以往诗歌形式的束缚,将英国诗歌从新古典主义大师蒲柏开创的传统束缚下解脱出来,其诗歌想象力丰富,语言简洁明快。他在乡村田园诗上的成就尤其首屈一指。其诗歌大部分取材于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诠释。与此相似,杜甫一生漂泊坎坷,饱尝人间辛酸,阅尽世间繁华沧桑,其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可以说,两者的诗歌创作与生活经历联系得都非常紧密,即他们的多次旅途游历对他们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使他们成为旅途中诞生的自传体诗人。   35岁以前的杜甫是处在读书和漫游时期。在这段时期里,他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但无奈不第。后来在洛阳先后遇到李白与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之后他去长安应试,再次落第,他“朝扣富贵门,暮随肥马尘,”最后终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在目睹官场之黑暗、人民之疾苦,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之后,杜甫在这个时候创作的作品日益深刻,如《丽人行》《兵车行》等。后来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此时,其归山耕田之心渐渐溢于诗句之中,后来他再度踏上了漂泊的旅途,最后病死在湘江之上。颠沛流离、一生坎坷的境遇无疑给杜甫的诗歌创作埋下了“现实主义”的因子。也因此,后人把他誉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并能够读到他那一首首反映现实、体恤民生的诗歌。   不游历群山众水,不经历人生跌宕,难以成佳句华章。透视其生活经历,可以看出,华兹华斯也是个在旅途中诞生的自传体诗人。1770年,华兹华斯生于英格兰北部的湖区。1787年,他首次离开湖区就读于圣约翰学院。1790年长假期间,他与朋友罗伯特Robert Jones)步行穿越法国和瑞士,此次旅行的灵感促成了《描述的素描》(Descriptive Sketches,1793)及后来的自传体诗歌《序曲》的创作。除此以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华兹华斯与另一个朋友威廉William Calvert)乘坐一辆名为“威士忌”(Whisky)的马车踏上了游历英格兰西部的旅途。他们从怀特岛(the isle of Wight)出发,穿越索尔兹伯里平原(Salisbury Plain)时发生意外,卡尔弗特骑马走了,扔下华兹华斯一人独行。于是他步行向北,路过了平原上的史前巨石柱,目睹了古英国人野蛮的战争及献祭场面等等。此次旅行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记忆里,以至于50年后,他对一个朋友说,它“深深地烙在我脑海里,今天回忆起来仍宛若发生在昨日”。   相似的游历使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同样的主题。华兹华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