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书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1978-12 基于此邓小平在全会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定?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1978-12 课堂阅读 基于此邓小平为首的 中央领导集体是如何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的? 巨变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任 务 结 果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58年为303公斤,1978年为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三;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 十人口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安定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产生这一问题? 问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原因:人民公社化体制压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这一问题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影响:①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②造成社会不安定。 思考: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①人民公社化体制压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 ②农村和农业的落后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③中国农民人口多,农村和农业的落后造成社会不安定。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 安徽、四川 全国 家庭联产承包 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概念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30年前 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严宏昌 关廷珠 关友德 严立苻 严立华 严国昌 严立坤 严金昌 严家芝 关友昌 严学昌 韩国云 关友江 严立学 严俊昌 严美昌 严宏昌 严付昌 严家其 严国品 关友申 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经过:人民公社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材料: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78-12 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 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呢? 结合教材回答: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呢 ?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过程及特点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地 点 线 面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