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细讲《论语》.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概要1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尊敬的各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开始学习《论语》。《论语》这部书是孔夫子跟他的弟子们讲学的一个语录,里面所说的内容注重在修心、修身、学道,是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本。《论语》反映了孔子政治的思想、学术的思想和教育的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研究孔子的思想不能够离开《论语》,这是最重要的一部文献之一。 宋朝有一位罗大经这个学者曾经写过《鹤林玉露》这部书。他讲到在宋朝初年,宰相赵普就是专读《论语》,别人说赵普只会读《论语》。有一天,皇帝宋太宗赵匡“胤”问他,“你是不是只懂得学《论语》?”赵普就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说我所知道的,可以说没有离开《论语》的范围。他说,“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是赵普当年用半部《论语》帮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说今天又要将另一半《论语》用来辅助陛下您,使您坐享太平。从赵普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论语》它的重要性和它的作用。真的,里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都讲得淋漓尽致。 《论语》它是以语录的形式记载的。它不是一篇逻辑结构非常严密的文章,而是格言式的,主要是孔夫子的言行,以及孔夫子弟子们的,乃至再传弟子的这些语录。 孔子行谊 先师垂范 在朱熹朱夫子的《论语集注》里面,它有一个序言,先介绍孔子的身世。所以要学习《论语》,当然首先我们要了解孔夫子其人。那我想孔夫子的身世已经是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要学习《论语》,我们还是应该把夫子的这一生简要的做一个介绍。因为《论语》当中很多的话语都是跟他当时的政治背景、时代环境有关系的。 朱子的《论语集注》序言里面,他是引《史记·孔子世家》这本书来说孔子的身世。说孔子,名丘,他名字是丘,山丘的丘,字仲尼。他的祖上是周朝时代宋国的宗室,也是一个诸侯国。宋国实际上是殷商王朝的一个王族,周武王封他们在宋国。代代相传下来,一直到孔夫子他的父亲这一代,已经是周朝末年。孔夫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母亲姓颜,颜氏。夫子是出生在鲁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日。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这个地方,所以孔子就被后人认为是鲁国人了。鲁国也就是现在山东这个地方。 孔子他自小做儿童的时候,他所玩耍的跟别人就不一样。他常常摆上祭器祭祀祖先,然后模仿别人祭祀行礼的这些样子。从这个小孩的这种行为,我们能够看到他也不是普通人,他是个再来人。他是带着一个使命,要来世间恢复礼乐的,推行仁义的。历史上称仲尼说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确实孔夫子他为我们演述圣贤的教育,留下了丰富的典籍。更可贵的是,他以他圣贤的人格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模范。为我们国家二千五百年的后人,可以说是留下一个学习的典型,使到中华民族可以屹立于东方,世界的东方,号称是“礼仪之邦”。 孔老夫子他长大以后,曾经做过委吏,也就是仓库管理员,管仓库的。他做仓库管理员的时候,管理得非常好,工作井井有条,计量非常准确。他做司职吏,也就是主持畜牧的这个官职,使到牲畜也很兴旺。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圣人他做一行,就能够那一行做到最优秀。他曾经到过周国,向老子去请教礼这个学问。他回国以后,弟子就开始多了,向他学习的人就开始愈来愈多。 后来到了鲁昭公二十五年,是公元前五百一十七年,是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当时鲁国内乱,鲁昭公逃到了齐国。于是孔子就到了齐国去,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是为了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渠道见到齐景公。当时齐景公想给孔子一块封地,齐国的宰相晏婴不同意,后来景公也就没有给他封地了,也就是孔子在齐国没有得到任用。于是孔子就走了,回到了鲁国,当时鲁国国君是鲁定公。 孔子四十三岁那年,在鲁国一个三大家族之一的季氏,因为霸道专权,他基本上把持了朝政。他的家臣阳虎作乱,于是又掌握了整个鲁国的政治。因为鲁国这样的混乱,孔子也不愿意做官,当时只是埋头整理《诗经》、《尚书》、《礼经》、《乐经》等等经典。阳虎曾经有请过他,但是孔子执意不肯出来。鲁定公九年,孔子五十一岁。当时季氏另外一个家臣叫公山不狃,他背叛了季氏。他本来邀请孔子,但是孔子最终也没有去。 后来鲁定公任命了孔子做了中都宰这个官职,在中都做一个小官。结果没想到过了一年,中都这个地方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非常的安定和谐,成为其它地方学习的榜样。所以后来鲁国国君就把孔子升职为司空、大司寇,掌握宰相的这样一个职权。在鲁定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五百年,孔子曾经做鲁定公的助手,和齐国国君在峡谷会面,帮助比较弱小的鲁国能够得以没有受到齐国的屈辱,反而让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立了大功。 后来在鲁定公十二年,就是公元前四九八年,孔子派弟子子路(仲由)做季氏的家臣。当时下令拆毁鲁国三大家族的城墙,收缴他们的武器,目的就是为了削弱三家的势力,能够把政权归回到鲁国国君手上。可是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