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圈数的确定的.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弹簧圈数的确定的

有效圈数是指弹簧能保持相同节距的圈数。 弹簧有效圈数的计算:总圈数 — 支撑圈,具体根据结构进行计算。 对于拉伸弹簧,有效圈数n=总圈数n1,当n20时圆整为整数圈,当n20时圆整为半圈。 对于压缩弹簧,有效圈数n为总圈数n1减去支撑圈数n2,n2可查表获得。尾数应为1/4、1/2、3/4、或整圈,推荐1/2圈。 建议你查看GB 1973.1-89?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02批准  1990-01-01实施 GB 1973.1-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02批准  1990-01-01实施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木标准规定丁小型圆柱螺旋弹簧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圆截面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和扭转弹簧(以下简称弹簧)。弹簧材料的截面直径小于0.5 mm。   本标准不适用于特殊性能的弹簧。 ? 2 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239.5 圆柱螺旋弹簧抽样检查   GB 1805 弹簧术语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3123 硅青铜线   GB 3124 锡青铜线   GB 3134 铍青铜线   GB 4357 碳素弹簧钢丝   GB 4358 琴钢丝   GB 4459.4 机械制图 弹簧画法   GB 4879 防锈包装   GB 6543 瓦楞纸箱   YB(T) 11 弹簧用不锈钢丝 ? 3 技术要求 3.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 极限偏差的等级   弹簧特性与尺寸的极限偏差分为1、2、3三个等级。各项目的等级应根据使用需要分别独立选定,并在图样上注明,未注明的则由制造厂从标准中选定。 3.3 压缩和拉伸弹簧的弹簧特性及其极限偏差 3.3.1 弹簧特性   压缩(或拉伸)弹簧的弹簧特性为指定高度(或长度)的负荷或刚度。 3.3.1.1 在指定高度(或长度)的负荷下,弹簧的变形量应在试验负荷时变形量的20%~80%之间。   试验负荷Ps:测定弹簧特性时在弹簧上允许承载的最大负荷。   试验应力τs:测定弹簧特性时在弹簧上允许承载的最大应力。 3.3.1.2 弹簧刚度在特殊需要时采用,其变形量应在试验负荷下变形量的30%~70%之间。 3.3.1.3 指定高度(或长度)时的负荷和刚度不得同时考核。 3.3.2 弹簧特性的极限偏差 3.3.2.1 指定高度(或长度)时负荷的极限偏差见表1。 ? ? 3.3.2.2 刚度的极限偏差见表2。 ? ? 3.4 尺寸及其极限偏差 3.4.1 弹簧外径(或内径)   弹簧的外径和内径不得同时考核,其极限偏差均按表3规定(弹簧的外径为D2,中径为D,内径为D1)。 ? ? 3.4.2 压缩(或拉伸)弹簧自由高度(或长度)、扭转弹簧扭臂长度的极限偏差按表4规定。当图样规定测量压缩(或拉伸)弹簧指定高度(或长度)下两点或两点以上负荷时,则压缩(或拉伸)弹簧自由高度(或长度)不予考核。 ? ? 3.4.3 扭转弹簧的自由角度   有特性要求的扭转弹簧,其自由角度不予考核。无特性要求时,自由角度的极限偏差按表5规定。 ? ? 3.4.4 拉伸弹簧钩环开口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6规定。 ? 3.4.5 压缩弹簧总圈数和拉伸弹簧有效圈数 3.4.5.1 压缩弹簧的总圈数与有效圈数之差应大于或等于2。当指定弹簧特性时,总圈数为参考值。不指定弹簧特性时,总圈数的极限偏差按表7规定。 ? ? 3.4.5.2 拉伸弹簧在保证两钩环开口位置情况下,有效圈数为参考值。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3.4.6 压缩弹簧的垂直度   对高径比不大于5的两端面经过磨削的压缩弹簧,在自由状态下,两端面对外廓素线的垂直度的公差值按表8规定。 ? ? 3.4.7 压缩弹簧的节距   等节距压缩弹簧当压缩到全变形量的80%时,其正常节距圈不得接触;不等节距压缩弹簧的工作圈,在压缩变形时应逐次增加接触圈数。 3.4.8 压并高度   压缩弹簧的压并高度原则上不指定。但是对两端面经磨削约0.75圈的弹簧,当需要压并高度时用下式求得的值指定为最大值: 式中:Hb——压并高度,mm;    n1——总圈数;    dmax——材料最大直径=材料直径+材料直径的上偏差。 3.4.9 永久变形 3.4.9.1 压缩(或拉伸)弹簧被压缩或拉伸)至试验负荷位置时,其永久变形量不得大于0.05 mm。 3.4.9.2 扭转弹簧被扭至许用弯曲应力所对应的角度时,其永久变形量不得大于1°。 3.4.10 端面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