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灌工程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灌水周期 设计灌水周期:滴灌设计灌水周期是指按一定的灌水定额灌水后,在作物适宜土壤含水率的条件下,保障作物正常生长的可能延续时间T,用下式计算,即 式中: T——灌水日期(d); e——作物需水旺盛日平均耗水量(mm/d)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是指把设计灌水定额水量,在不产生径流的条件下,均匀分布于保护地田间所用的灌水时间,用下式计算,即 式中:t ———次灌水延续时间(h); ——设计灌水定额(mm); ——滴头间距(m); ——毛管间距(m); ——滴头流量(l/h) 轮灌区数目的确定 轮灌区数目的确定:对于固定式滴灌系统,轮灌区数目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轮灌区数目(个) K——水泵每天开启时间比例,通常选0.5~0.8 t——每条或每组开启的时间(h) T——灌水周期(d) 对于移动式滴灌系统可按下式计算: ——滴灌系统控制面积内毛管移动的次数 t——每条或每组开启的时间(h) 式中: 一条毛管的控制灌溉面积 对于固定式滴灌系统,毛管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灌水,控制面积按下式计算: ——一条毛观每次移动的距离(m) 式中: 对于移动式滴灌系统,一条毛管控制的灌溉面积按 式计算: 式中:f——每条毛管控制的灌溉面积(m2) L——毛管长度(m),移动式滴灌系统中为出流毛管长度 控制灌溉面积大小的计算 滴灌系统控制灌溉面积大小的计算 在灌溉水源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的条件下,滴灌面积的大小取决于管道的输水能力。对于水源流量不能满足整个区域需要时,滴灌面积为 式中: ——滴灌系统控制的灌溉面积(m2) ——每条毛管控制的灌溉面积(m2) ——水源流量(l/h) ——每条毛管的输水流量(l/h) ——同时工作的毛管条数 ——轮灌组数量 滴灌工作制度确定 续灌 轮灌 续 灌 续灌是对系统内全部管道同时供水,灌溉面积内所有作物同时灌水的一种工作制度 优点:每株作物都能得到适时灌水;灌溉供水时间短,有利于其他农事活动的安排 缺点:干管流量大,增加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设备的利用率低;在水源流量小的地区,可能缩小灌溉面积 轮 灌 较大的滴灌系统为了减少工程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灌溉面积,通常采用轮灌的工作制度 一般是将支管分成若干组,由干管轮流向各组支管供水,而支管内部则同时向毛管供水 (一)划分轮灌组的原则 轮灌组的数目应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同时使水源的水量与计划灌溉的面积相协调 每个轮灌组控制的面积应尽可能接近相等,以便水泵工作稳定,提高动力机和水泵的效率,减少能耗 轮灌组的划分应照顾农业生产责任制和田间管理的要求 为了便于运行操作和管理,通常一个轮灌组管辖的范围宜集中连片,轮灌顺序可通过协商自上面下或自下而上进行。有时,为了减少输水干管的流量,也可采用插花操作的方法划分轮灌组 (二)轮灌组数目的确定 按作物需水要求,全系统轮灌组的数目划分如下 对于固定式系统 N≤CT/t 对于移动式系统 N≤Ct/n移t 式中 N——允许的轮灌组最大数目,取整数 c——一天运行的小时数,一般为12~20h T——灌水时间间隔(周期),d 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n移——一条毛管在所管辖的面积内移动的次数 实践表明,轮灌组过多,会造成务农户的用水矛盾。按上式计算的N值为允许的最多轮灌组数,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轮灌组 管网水力计算 滴灌系统各级管道布置好以后,即可从最末端或最不利毛管位置开始,逐级推算各级管道的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同一条支管上的第一条毛管最前端出水孔处水头与最末一条毛管最末端出水孔处水头之间的差值,不超过滴头设计工作压力的20%,流量差值不超过10% 沿程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 式中: ——沿程阻力损失(m) ——管道流量(m3/h) ——管道内径(mm) ——管道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