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造厂分等、升等、评鉴现况与问题分析 - 国立中央大学
營造業評鑑制度對政府採購廠商評選之影響
楊宗哲 1
1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研究生
學號:953202075
摘要
「營造業法」中明訂營造業分為綜合營造、專業營造、土木包工業,就綜合營造業而言,分為甲、乙、丙三等,其分等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廠商管理,依不同等級之廠商做不同方式的管理,並可作為政府公共工程發包之依據,按照不同工程性質之工程尋求適合等級之廠商,更進一步作為工程品質水準的評估依據。
然而以目前營造業在整個經濟體系,所佔比重越來越小,營造產值與國內生產毛額所佔比率在逐漸降低中,但市場上之營造家數卻未相形減少反而逐年增加,尤以丙等營造業為最,顯示競爭越來越激烈,且利潤下滑有供需失衡現象發生。
就營造業管理規則與營造業法比較而言,營造業設立標準過低,致業者過多、良莠不齊的現象,一直是營造業者及外界批評的對象,唯透過健全及客觀的營造業評鑑分級制度藉以提供公部門及民間業主採購針對特許廠商評選依據。本文探討營造業分等及評鑑現況,並針對相關問題分析並提出建議。
關鍵字:營造業、營造業分等、營造業評鑑
一、前言
依台灣現階段的營造業分等,對政府公共工程採購而言,政府工程發包可依廠商之分等情況及工程之金額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規模的營造廠,藉以提昇公共工程的採購效率,而台灣營造廠工程的取得大部份是用投標或比價而來,在得標後分等有利於工程的分包,將不同性質之工程分包給專業廠商或下包以達適級適量的效果,亦有利於在訂定工程契約,以保障訂作人與施作人之權益。此外廠商分等可提高工程的品質,適合各級廠商施作的規模在工程進行中可以發揮其應有之施工水準,達到提昇品質的目的,對於與各國相較未來我國之營造廠商分等將朝專業化發展,分工會越來越專業。
營造業面臨的問題縱然原因很多,比較「營造業管理規則」與「營造業法」對營造業資本額規定,甲等營造業從一億降至二千二百五十萬元,產生營造業法施行後同為甲等綜合營造業間其資本額的差距過大。
另從政府採購法角度下「無差異產品」的產品競爭模式透過市場機制的自由競爭,可以得到物美價廉的產品,這本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但營造業把不同層次的廠商放在一起競爭,這種齊頭式的平等競爭結果,往往造成好的廠商不是「向下沈淪」,就是被淘汰,阻礙營造業的長期競爭力。
二、營造業分等現況與問題探討
2.1 營造業資格分等之目的
營造業的營運型態是向業主承攬工程並完成業主所欲完成的工作標的以賺取其中利潤,承攬契約是確定業主與營造廠之間雙方之責任關係與權利義務,故在契約訂定之初,雙方都會將對方對契約履行能力作評估,尤其在業主方面他所需要的是有能力的營造廠來完成所交付的工程,所以對欲承攬之營造廠商進行資格審查並確認其資格,而其認定與評估營造廠資格的基本條件資料皆來自公部門所給予廠商的資格。
公部門在給予營造廠資格證明時必須對營造廠之基本資料加以審核確認其能力範圍,並依其審核條件給廠商做分等以區分其承攬能力,此種區分可以提供業主對廠商的選擇條件,同時政府並可依等級之區分做不同程度的管理。
2.1.1 營造業分等與公共工程或業主的關係
國內之主要營建工程業務來源大部分是來自政府的公共工程,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在工程發包之初都有預算金額,其發包之工程亦有區分大小,倘若一一對廠商做資格確認與評估再招標往往曠日廢時效率不彰,故營造廠分等是便於工程之招標找到適級適量的廠商。
另外就政府採購部分,採購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主辦機關得依實際需要訂定廠商之基本資格與特定資格。這類資格審查屬於針對廠商資格之最低門檻標準,廠商提出符合業主所設定條件之相關證明即可,為一種合格制。以專案需求來訂定廠商資格為其特色。此外,在最有利標評選方面,亦對於廠商資格訂有若干規定。這類資格要求屬於對於廠商能力之相對比較,亦即在相同基準下,尋求相對較佳者。以專案特色來訂定審查條件,在所設定之相同條件下,尋求相對較佳廠商,此乃其特色。
所以工程的規模大小及廠商之分等是相輔相成的,以使承辦人員或業主都能在短時間找到合適的廠商來承攬工程。而對於一般民間業主對廠商等級之認定大都參考政府部門的認定標準,但需求較不明顯,反而比較重視廠商的專業承造能力。
2.1.2 營造業分等與工程發包及品質間的關係
營造業分等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協助業主工程發包時能找到適合之承攬商,相對的情況,對欲發包之工程應依不同性質加以分類,再依工程的分類徵求適合等級工程能力之廠商來參與投標。在台灣一般營造廠爭取業務來源多為公開競標及比價而來,取得工程後營造廠會將整個工程依性質不同拆包或分包給下包,在營造市場中衛體系下工程發包與營造廠間相互合作,在法令許可範圍內依工程的不同分包給各級營造廠,營造廠分等與工程發包間可達適級適量的完成業主所賦予的工程。
就公共工程建設或建築物之施工品質而言,品質良窳攸關人民的生命安全,在營造過程中對經營者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