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索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知识
颅咽管瘤 1、多见于儿童,为鞍上边界清楚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 2、MR 图像上T1W I信号多变, T2W I多呈高信号。 3、 CT扫描囊壁可见环形或蛋壳样钙化, 极少见到邻近骨质破坏,骨质破坏多为外压性改变。 CT增强扫描(A、B)见鞍上池处类圆形囊性低密度肿块,部分囊壁呈蛋壳样钙化和强化,其内并见高密度出血形成液液平面(A,↑) 男性,36岁。鞍上池区占位性病变,边界清,呈分叶状。T1WI(A)为均匀等信号,T2WI(B)为均匀高信号,FLAIR(C)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D-F)病变呈轻度均匀强化,壁强化更加明显。 鼻咽癌 1、鼻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鼻咽顶后壁和咽隐窝,也可发生于耳咽管咽口或后鼻孔。 2、绝大数以浸润性生长为主,骨质破坏多偏向一侧,很少有钙化及碎骨,当该肿瘤向后生长时可破坏斜坡周围的骨质,使斜坡的高信号消失,但病灶的中心部位应在鼻咽部。 3、T1WI呈低、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呈快速强化,快速消退。 4、临床鼻咽部检查及取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 5、颈部淋巴结肿大。 男性,33岁。鼻咽左侧壁软组织肿块。T1WI(A)肿块呈均匀等信号,T2WI(B)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C)肿块中度均匀强化。左侧咽隐窝及咽骨管咽口消失,左侧腭帆张肌及腭帆提肌受压向外侧推移,左侧头长肌受累;左侧乳突小房信号增高。 a.T1WI横断, b.T2WI横断, c~e.T1WI增强, f.CT平扫冠状面重建:鼻咽后壁见团块状等T1等T2肿物,咽隐窝、咽鼓管咽口结构受压消失,肿物向上蔓延、包绕并破坏蝶骨,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受侵蝶骨亦可见强化。CT扫描示蝶骨局部受侵、破坏。 软骨肉瘤 病理分型: 1.普通髓腔型:最常见, 约占65%, 主要病理特点是病变区骨皮质对称性膨 胀, 局部增厚或变薄, 常伴有局部偏心性软组织肿块, 并有不同 形式的钙化, 在病理上分为I~III级,I级为低度恶性, II级为中度 恶性, III级为高度恶性, 绝大多数为恶性程度较低的I、II级。 2.黏液型:II级, 约占12%, 主要特点是病变区含有大量黏液基质和分化良好的透明软骨, 水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型。 3.间质型:III级,约占13%, 可起源于骨和软组织, 肿瘤细胞主要由小圆形或纺 锤形细胞组成, 细胞沿血管周围排列, 间杂数量不等的恶性软骨类组织。 4.透明细胞型:罕见, 为I级,含有大量透明软骨细胞, 可见显著骨化生, 类似于骨母细胞瘤。 5.去分化型:III级, 在I级普通髓腔型基础上去分化形成, 具有侵袭性。 1、发病部位以股骨、胫骨最为多见, 其次是除骶骨以外的骨盆。 2、软骨肉瘤发生在颅底时,以斜坡和蝶骨多见。 3、CT扫描通常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影,瘤内有钙化,典型者以环形、半环形钙化为主, 增强呈非均匀强化, 邻近骨质受侵蚀。 4、MR上肿瘤表现为T1W I 低信号、T2W I高信号, T1WI 压脂和GR 序列上可见软骨成分呈高信号有利于鉴别。 软骨类肿瘤: 脊索瘤与软骨类肿瘤MR 平扫信号类似, 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两者最终鉴别取决于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 图1 ?? 骨盆正位平: 骶骨骨质 密度增高, 左下可见软组织肿 物影, 双侧粗隆处均见骨性 突起 图2?? CT 平扫骶骨骶骨左侧 骨性突起, 周围见软组织肿 块影, 骨性突起及软组织肿 物内均可见软骨样钙化影 Topography of chordom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chordoma and chondroma. 4a. Coronal contrast-enhanced T1-weighted spin-echo image. Clival chordoma with a lateral extension to the left cavernous sinus. The tumor is median with a lateral extension. 4b. Coronal contrast-enhanced T1-weighted gradient-echo image of a laterosellar chondroma. This image demonstrates the strictly lateral localization of the tumor. CT 见骶椎左侧骨质破坏,呈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偶见细点状钙化(图3a); 矢状位MRI见破坏的骶椎呈长T1信号。 转移瘤 1、骶骨转移瘤表现为不规则的骨质破坏,边缘不清,钙化少见。 2、一般位于上位骶骨,常累及骶髂关节,且往往还有全身其他部位的骨破坏。 3、原发肿瘤病史。 肿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