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生物治理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植物病害的生物治理 -关于微生物菌肥开发的思考 主讲人:于金凤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植病系 内容提要 生产上病害控制所面临的新问题 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及生防制剂的研制 本试验室开展的相关工作 微生物菌肥的理解 生产上病害控制所面临的新问题 大田作物土传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 代表性病害: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等根茎部 病害成为黄淮海小麦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类病害一旦形成规模,难以克服。 再如:棉花的枯、黄萎病,一直是棉区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至今仍无良策。 蔬菜-尤其保护地栽培的蔬菜也存在重茬障碍的问题 果树重茬障碍问题 小麦纹枯病病原 根结线虫病、枯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目前已成为保护地蔬菜、棉花等重要经济作物生产上的严重障碍,造成作物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有些地块甚至造成绝收。 目前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病原物主要在土中活动,存活期长,防治 非常困难 缺乏抗病丰产品种和高效药剂 农业防治措施如轮作难以实施 生防菌剂效果不够稳定 令人担心的是: 目前这些病害的防治主要靠化学药剂来防治,不仅防效较差,而且还存在污染环境,造成农药残留,不少地方蔬菜由于农药污染和残留无法出口,人畜中毒事故不断发生。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和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进出口量逐渐增加,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发复合型生防制剂产品已成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迫切需要!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放线菌最初应用在医药方面,随着其开发应用的不断发展,在农业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应用。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放线菌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微生物类群,其产生的抗生素及其它次生代谢物质在植物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具有巨大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类微生物。利用放线菌产生的活性物质进行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健康、高效、低毒、低残留、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近20年来,国外发现的抗生素有Alnumycin,Phthoxazolin A,Phthoxazolin B-D,Polyene antibiotics ,Vinylamycin和Geldanamycin等。我国近年开发的抗生素有杀枯肽、磷氮霉素、波拉霉素、白肽霉素、金核霉素、瑞拉菌素等。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王波等(南京农业大学.2009)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淡紫拟青霉孢子液和放线菌发酵上清液复配菌剂处理对根结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和二龄幼虫杀死率分别可达到66.6%和78.0%,明显高于各单菌株处理。表明复配菌剂的防治效果与生防菌株间的相互拮抗性可能密切相关。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陈杰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筛选出的多产色链霉菌、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及锈赤蜡黄链霉菌兼具抗病促生作用,可作为马铃薯黑痣病及干腐病的生防放线菌。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刘晓芳等(中国海洋大学.2014)从渤海和黄海海泥中分离得到目标菌株Streptomyces sp.LXF-80,对其化学追踪研究中,经分离纯化得到了1个罕见的三环骈和聚酮类化合物及4个环二肽类化合物。该聚酮类化合物研究报道具有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棒杆菌等 多 种 G+和 G-细 菌。首次对该聚酮化合物做了抗肿瘤活性测试,但并未发现有细胞毒活性。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吴正超等(2014)从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SCSIO10428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甲氧基吩嗪(1),1-羟基吩嗪(2),吩嗪-1-羧酸(3);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白色念珠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2具有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和微弱的抗氧化活性。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Marcela Franco-Correa(2010)从三叶草根际分离得到30株放线菌,对植物生长的一些特性,如:溶解/矿化磷源、固氮作用、嗜铁素的产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都有溶磷能力,产生酸性磷酸酶,其中13株能够产生碱性磷酸酶,10株能够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并且几乎所有菌株都能产生嗜铁素。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Xiaochun Gao(2012)从北冰洋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BM-17,为诺卡氏菌属。从中提取到一种新的次生代谢物(NHP)和6种已知抗生素。新的产物对白色念珠菌有显著的抗真菌活性,并且对人肝癌细胞、肺腺癌细胞、结肠癌细胞和卵巢癌细胞有高的癌细胞细胞毒性。 关于生防放线菌的研究 Yacine Goudjal (2014) 从植物根内分离到两株链霉菌属放线菌,兼具对辣椒猝倒病的生物防治作用和促进番茄生长作用。 A:未处理的番茄种子种植在含有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 B:未处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