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聚羧酸共聚物延缓水泥水化过程的作用机理.PDF

聚羧酸共聚物延缓水泥水化过程的作用机理.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羧酸共聚物延缓水泥水化过程的作用机理

聚羧酸共聚物延缓水泥水化过程的作用机理 黄雪红 (福建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采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电导法,研究聚羧酸共 聚物与Ca2+作用情况,采用PH 计及电导仪跟踪水泥水化过程中电导率、PH 值变化, 以及共聚物对水泥初、终凝时间影响,通过以上几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聚羧酸共 聚物在与水泥水化产生的钙发生配位,延缓了水泥水化进程。 关键词:聚羧酸类共聚物 配位 减水剂 紫外光谱分析:图 1 在相同实验浓度下,PAM- Ca2+ 的最大吸收峰发生了明显 2+ 了紫移现象,这可能是PAM 分子中N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Ca 发生配位,形成了新 2+ 的化学键,从而导致了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发生了紫移。同样情况下,PAA 与Ca 也 发生了配位,使PAA 的最大紫外吸收峰由193nm 紫移至190nm 以下。 红外光谱分析:共聚物与Ca2+配位物主要吸收峰的归属。配位体的νCOOH、ν -1 -1 -1 CONH 特征吸收峰从1719cm 、1665cm 红移至1721 cm ,这是由于羧基和酰胺基上 2+ 氧、氮的孤对电子向Ca 部分转移,使氮周围电子云密度减少,与之相连的C=O 上 -1 -1 -1 电子云密度减少,致使特征吸收峰发生漂移。在1243 cm 、1174 cm 、1116 cm -1 -1 -1 的δ=C-O-、νC-O-C 吸收峰依次蓝移至1213 cm 、1169 cm 、1101 cm 。以上波 2+ 2+ 2+ 谱变化说明N→Ca 、O→Ca 配位键存在,有Ca 配合物生成。 聚羧酸共聚物对水泥净浆的液相电导率的影响:从图 2 可以看出,加入聚羧 酸共聚物的水泥的电导率低于对照样,这说明聚羧酸共聚物阻碍了水泥的初期水 化。从图可以看出,随着添加减水剂的量的增加,水泥净浆液相的电导率下降越 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聚羧酸共聚物中的羧基、酰胺基与液相中的Ca2+形成配合物, 使液相离子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液相电导率。从上述分析可知,所合成的聚羧 酸共聚物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水泥的初期水化,提高了体系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 性。 聚羧酸共聚物对净浆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与空白比较,掺加聚羧酸减水剂 1 的水泥净浆凝结时间延长,且初、终凝时间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延迟。这是由于 (1) 减水剂吸附在未水化的水泥颗粒表面,产生屏蔽作用而妨碍水分子的靠近,因而 阻碍水化反应;(2)减水剂的-COOH、-CONH 与 Ca2+形成络合物,使浓度降低,Ca (OH)不能迅速达到其饱和度,从而抑制了Ca (OH) 的结晶过程。减水剂掺量 2 2 为0.3%时,初凝延缓1 个小时20 分,终凝延缓3 小时14 分;减水剂掺量为0.4% 时,初凝延缓2 个小时05 分,终凝延缓4 小时01 分。 参考文献: [1]冉千平,游有醌.大减水高保坍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试验研究 ,混凝土 ,2002,(9), 38,39,9 [2]逄鲁峰. 李笑琪. 魏艳华等.聚羧酸类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混凝 土, 2004,(10),68,69,70 The Preliminary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