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踺霎盛蕊园
超越差异,跨界求同——记张隆溪 l韩晗
二。一二年冬,我受台湾秀威出版公司与张隆溪教授共同委托,担
任 张隆溪文集》(四卷本)的主编。这四卷本文集囊括了张隆溪从事文
学研究以来所有具备代表性的汉语学术著述。在编辑的过程当中,我
用了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通读了这数百万字的作品之后,对于张隆溪
的学术思想有了新的、更为宏观的认识。
公正地说,张隆溪是人文学界为数不多享有世界声誉的华裔学者
之一 (至今仍是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唯一健在的华裔院士),但国内
学界对于其学术思想的介绍、述评的文章却相对比较缺乏。鉴于此研
究现状,本文拟以张隆溪学术思想的变迁为研究对象,并试图审理其
得失,以求学界诸先进指正。
笔者认为,张隆溪的学术思想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自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九年,其间张隆溪从北京大学到
哈佛大学,并获得了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职位。在这一过程中,他既
完成了学业,也转变了身份,逐渐从一名 “中国的外国文学介绍者”发
展为 “海外的世界文学研究者”。在第一阶段中,他的代表性著述就
是由三联书店于一九八六年出版的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以下简
称 述《评》)。
述评》是张隆溪当时在中国大陆 ((读书 杂志上刊登文章的结
集,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代表性的国外文艺理论译介著述之一,该书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的二十
世纪欧美文论,显示出了他丰富的外语阅读、深厚的中文功底与对于新
理论的好奇,亦反映了他对当时中国大陆学界现状的了解。
迄今为止,((述评 仍是张隆溪的代表性中文著述,尽管在张隆
152
溪三十年的治学生涯中,一直未曾放弃 中文写作 ,但严格地说,几乎
完全、集 中地用中文写作的时间并不多,只有进入北大的一九七八至
一 九八四年这短短七年,从一九八六年开始,张隆溪逐渐开始用中英
双语发表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其 中包括 (传《统:活的文
化》(一九八七)、((他者的神话 :西方眼中的中国》(一九Jk)k)等等,这
些成果在 当代中国与西方学界均产生了一定反响。但纵观今 日张隆溪
的学术写作,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个阶段中,张隆溪已经开始从 “述
评”转向了专门领域研究——尽管这种研究依然是一种探索性的。
一 九八九年,张隆溪获得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之后,
受聘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开启了他学术写作的第二个阶段。
笔者浅识 ,张隆溪学术写作 的第二个阶段是从一九八九年受
聘于IIII、I大学河滨分校开始,至二ooo年出版 走出文化的封闭
圈 结束。在这一阶段中,张隆溪延续了他博士论文的一贯风格与研
究路径,从中国传统文化人手,力图站在人文科学的高度来诠释文
化 的差异性 。
纵观张隆溪在第二阶段学术写作的脉络,其开端 以对钱锺书
(一九一。一 一九九八)的研究与评价为主。其代表著述包括 游刃于
语言游戏中的钱锺书》(一九九一)、 自成一家风骨:谈钱锺书著作的
特点兼论系统与片断思想的价值 (一九九二)与 怀念钱锺书先生》
(一一九九八)等。但实际上 由于二十世纪最后十年世界格局的斗转星
移,使得张隆溪的跨文化研究体现出了对钱锺书 “中西文化中共同存
在着逻各斯中心主义”这一学术思想的赓续。
经历了第二个阶段的思考与积累,张隆溪开始从 “阐释学”的角
度来诠释中西文化,试图以跨文化研究为范式,进入到世界性的学术
语境当中。这既得益于他对本土经验的审辨,也是他基于国际视野这
个大背景下的思考。
宏观地看,张隆溪在第三个阶段的主要学术思想,主要由 走出
153
文化的封闭圈 到 ((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再到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
的启示》(以下简称 《同工异曲》)这三部学术论集所串联,充分反映了张
隆溪在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尤其是 “九一一”事件之后,对于东西方文
化冲突的宏观反思。
微观地说 ,在第三个阶段,张隆溪主张超越中西文化差异,试图
以 “求同”来寻找总体规律,这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已臻成熟。在 西
方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 (--00IS1)、 沧海月明珠有泪:跨文化阅读
的启示 (二0O五)、((天与人:基于跨文化的视角》(--0O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