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第十七章会计调整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变更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一)会计政策的概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特点:1、这里所说的会计政策一定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所允许使用的会计政策。2、会计政策涉及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注意:(1)本章所指的会计原则是核算所遵循的特定原则。(不包括一般原则)如借款费用资本化原则属于特定原则。 (2)会计基础,主要是指会计确认基础和会计计量基础。会计确认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3)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允许选择的、对某一类会计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作出的具体选择。但是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限总和法,这些方法的变更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估计变更) 3、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4、会计政策应当保持前后各期一致。(变更要进行披露) 5、准则中没有做出规定的,只要不违背基本会计准则的规定就可以了。会计政策涉及的主要内容:(1)收入的确认方法。(2)存货的计价方法。(3)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4)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直接转销法、备抵法)(5)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披露的重要会计政策包括:(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2)合并政策。(3)外币折算。(4)收入的确认。(5)存货的计价。(6)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7)坏账损失的核算。(8)借款费用的处理。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例如: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允许资本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应该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下列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比如过去租赁设备是经营租赁来的,按经营租赁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现在租赁的设备是融资租赁性质的,就必须按融资租赁的要求进行处理。 比如股权投资,过去投资占受资企业有表决权资本的5%;但现在追加投资,达到受 企业有表决权资本的25%,具有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但是企业原来投资50%以上采用权益法,改为现在的成本法核算,属于政策变更。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例如,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的改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计提的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具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按估计变更处理。(新)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使用年限变更属于估计变更。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属于政策变更。坏帐准备备抵法内的各种方法的变更,属于估计变更。例如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 由于投资目的发生变化,企业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作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 ) ×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例如,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并于2007年1月1日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 2.除上述第1项以外的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应冲销贷方差额,调整留存收益,并以冲销贷方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7款东风风行景逸X5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基于canslim与FESC的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pdf VIP
- 中餐礼仪中菜肴的点菜原则 中餐点菜礼仪.docx VIP
- 子藏 笔记 庸闲斋笔记-清-陈其元.docx VIP
- 子藏 笔记 遂昌杂录-元-郑元祐.docx VIP
- 古代牝户手抄本雨花香PPT课件.pptx VIP
- 华创金工大师系列成长型之一:CANSLIM 2.0投资法.docx VIP
- 子藏 笔记 闲居录-元-吾衍 (2).docx VIP
- 子藏 笔记 日录-明-吴与弼 (2).docx VIP
- 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护理查房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