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安全知识
1 HSE相关概念
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普遍采取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也是当前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
安全(Safety)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到损失、人们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健康(Health)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
2 安全术语
2.1 三懂四会
三懂:懂得本单位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
四会: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2.2 三违行为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3 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2.4 四不用火
用火票未经签发不用火;用火票的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用火;用火部位、时间与用火票不符不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
2.5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2.6 四全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2.7 三查四定
三查指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及隐患、查未完工程量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操作工的六严格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严格执行操作法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特种作业指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自燃是指可燃物在,燃烧的现象。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火灾的定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 甲 10%(体积) 乙 ≥10%(体积)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②.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A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③.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B类液体;操作温度超过其沸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名称 类别 液化烃 甲 A 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 可燃液体 B 甲A类以外,闪点28℃ 乙 A 闪点≥28℃至≤45℃ B 闪点45℃至60℃ 丙 A 闪点≥06℃至≤120℃ B 闪点120℃ 3.7 火灾和爆炸危险区域
为防止因电气设备、线路火花、电孤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程度以及危险物品状态,将火灾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三类八区。并按不同类别和分区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一类(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爆炸性气体、可燃液体蒸汽或薄雾等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环境。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区域。
第二类(爆炸性粉尘环境)是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环境。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划分为10区、11区二个区域。
第三类(火灾危险环境)是指生产、加工、处理、运转或贮存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并可能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以及其他固体状可燃物质,并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根据火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最新带板书带目录.pdf VIP
- 8D报告案例模板.ppt VIP
- 工程结算审核实务:重点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docx VIP
- DB34T4021-2021《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宁波市2023年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活动-高段组(参考答案) .pdf VIP
- 拼装式施工灯架制作和安装工艺.pdf VIP
- 青岛宏丰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工艺问世.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