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各章考点——内科学17
临床执业医师各章考点内科学 细菌感染
第一节 伤 寒
【考纲要求】
1.病原学及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2.病理解剖特点。
3.临床表现: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血象、培养及肥达氏实验在伤寒诊断中的意义。
5.治疗原则:病原治疗。
【考点纵览】
1.明确伤寒流行病学特点。
2.伤寒发病第三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易引起肠出血、肠穿孔。
3.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4.伤寒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5.伤寒杆菌抗原抗体系统及诊断意义。
6.伤寒治疗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
【历年考题点津】
1.男,22岁,民工,近4天来发热、头晕、头痛、食欲减退。体检皮肤有少量散在淡红色斑丘疹,脾于侧位肋下1cm。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本例的诊断为
A.伤寒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感冒
D.流行性出血热
E.猩红热
答案:B
试题点评:据外裴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可初步诊断斑疹伤寒,因该患者斑丘疹较少,故考虑地方性斑疹伤寒。
2.21岁,男性,持续发热,腹泻一周,2~3次/日,便中有粘液,右下腹隐痛,头疼、恶心,吐一次,伴食欲不振。体检:T
39℃,神志清,表情淡漠,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末梢血WBC 2.9×109/L,N 0.80,L
0.20,粪便常规检查WBC(+),RBC少许,未见虫卵,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此阶段该病例确诊最关键的检查为
A.骨髓穿刺常规检查
B.血培养致病菌
C.肥达反应
D.粪便检查阿米巴原虫
E.粪便细菌培养
答案:B
试题点评:被病人考虑为伤寒,病程1周时血培养阳性率可达90%,而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自病程第2周始方逐渐增加,故此阶段应选B。
3.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四天结果,TH 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后第十二天,TH、TO 1:320,TA、TB、TC 1:40,可诊断为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答案:A
试题点评: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1:160,恢复期增高4倍以上,即可确诊伤寒。
4.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
A.回肠末端
B.升结肠
C.乙状结肠
D.肝、脾
E.心、脑
答案:A
5.男性,5岁,持续发热15天,体温39~39.5℃,伴腹泻每日3~5次。体检:神萎,心率72次/分,肝右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检查:WBC
3.0×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嗜酸粒细胞0,ALT 200U/L,血清抗-HBs阳性。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血吸虫病
E.急性细菌性痢疾
答案:B
试题点评:稽留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血白细胞低均是伤寒的特点。
6.男性,16岁,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软弱。体检,体温39.6℃,脉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WBC 2.6×109/L;N
0.85,L 0.14,嗜酸粒细胞0.01,临床上拟诊为伤寒,为确定诊断对该患者应首选下列哪一种培养
A.粪便培养
B.血培养
C.尿液培养
D.胆汁培养
E.肥达氏反应
答案:B
试题点评:血培养于病程1周时阳性率可达 90%;尿培养及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最高,肥达反应第2周起滴度才增加。
(7~8题共用题干)
女性,30岁,持续发热10天,体温呈稽留热。体检:精神萎靡,反应淡漠,体温39.5℃,心率76次/分,脉率70次/分,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WBC
1.4×109/L,N 0.40,L 0.60,肥达反应O 1:80(+),H 1:160(+),ALT 180
U/L,总胆红素22.2μmol/L,HBsAg荫性。
7.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黄疸性肝炎
B.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