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稀有资源循环发展策略-财团法人中技社.PDF

台湾稀有资源循环发展策略-财团法人中技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稀有资源循环发展策略-财团法人中技社

專題報告 2013– 06 臺灣稀有資源循環發展策略臺灣稀有資源循環發展策略 臺灣稀有資源循環發展策略臺灣稀有資源循環發展策略 中華民國 102年 12 月 財團法人中技社(CTCI Foundation) 於 1959 年 10 月 12 日創設 ,以「引 進科技新知 ,培育科技人才,協助國內外經濟建設及增進我國生產事業之生產能 力為宗旨 」。初期著力於石化廠之設計與監 ,1979 年轉投資成立中鼎工程 ,承 續工程業務 ;本社則回歸公益法人機制,朝向裨益產業發展之觸媒研究、污染防 治與清潔生產 、節能、及環保技術服務與專業諮詢。2006 年本社因應社會環境變 遷的需求 ,在環境與能源業務方面轉型為智庫的型態,藉由專題研究、研討會、 論壇 、座談會等,以及發行相關推廣刊物與科技新知叢書 ,朝知識創新服務的里 程碑邁進 ,建構資訊交流與政策研議的平台;協助公共政策之規劃研擬,間接促 成產業之升級 ,達成環保節能與經濟繁榮兼籌並顧之目標。 本著創社初衷 ,為求對我們所處的環境能有更深的貢獻以及協助產業發展, 對國內前瞻性與急迫性的能源 、環境及經濟議題邀集國內外專家進行研究探討, 為廣為周知 ,提供讀者參考,特發行此專題報告 。 發 行 人:潘文炎 總 編 輯:林志森 執行編輯 :鄒 倫、王釿鋊、陳潔儀、許湘琴、潘惠萍、鍾侑靜 發 行 者:財團法人中技社 地址 /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 97 號 8 樓 電話 / 886-2-2704-9805 傳真 / 886-2-2705-5044 網址 / .tw 本社專題報告內容已同步發行於網站中 ,歡迎下載參考 ISBN :978-986-90284-0-0 財財 團團 法法 人人 中中 技技 社社 財財 團團 法法 人人 中中 技技 社社 2013-06 序言序言 序言序言 「為八歲到八十歲的消費者帶來享受科技的快樂」、「讓人與人的聯繫更緊密」、 「讓科技大眾化,以個人力量操控電腦,改變全世界」、「讓消費者擁有先進科技的舒 適豪華移動工具」、 「以整合式行動裝置徹底改革世界人類的生活」、「創新使我們的 生活更簡單 ,讓我們實現生活的無限潛能」等經典口號 ,在在說明社會大眾對於高科技 產品的高度依賴 ,而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應用少量稀有金屬即可發揮點石成金 、畫龍點 睛般的效果 ,大幅度地提升高價元件或高科技產品的效能,稀有金屬早已成為高科技領 域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稀有資源的運用不僅只限於高科技產業上 ,對許多重要的民生工 業、新興產業 ,乃至對國家的經濟、軍事工業發展皆有著密切的重要性及關連性 。 然而 ,稀有資源具有蘊藏集中 、數量不多、難以取得,以及萃取技術困難但少量應 用即可發揮高經濟價值等特性 ,隨著近年來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 ,對稀有資源的需求大 增,加上資源大國在同時間緊縮及限制供給的情況下 ,更將稀有資源價格快速地推向歷 史新高 。 我國向來有 「綠色矽島」之美名,對於稀有資源的需求不亞於其他先進國家,緣此 本社有鑑於 ˙資源對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資源回收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 ˙稀有資源對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特以「稀有資源」為核心 ,進行兩年的資料蒐集及研討 ,由台北科技大學張添晉教授團台北科技大學張添晉教授團 台北科技大學張添晉教授團台北科技大學張添晉教授團 隊、隊 、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余騰耀執行長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余騰耀執行長 、張啟達副執行長、張啟達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