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明结构物形貌量测技术发展现况 - aoiea 自动光学检测设备联盟
透明結構物形貌量測技術發展現況
林士傑 余昇剛 王昱珽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
摘要
由於光電顯示產業如液晶顯示器、軟性顯示器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種透明材質的基板及表面薄膜結
構逐漸被開發使用。而在商品化的過程中,必須面對品質檢測的需求;因此量測透明物件的形貌、尺
寸,愈發重要。
而本研究所使用之差分干涉對比(DIC)顯微技術原為一影像強化技術;常用於強化透明物件與背景之
差異。但其原理,則可用於透明物件的三維形貌的量測上 ,本研究是在相關技術發展多年 ,本文旨在
介紹目前技術的能力及面臨之挑戰 。
關鍵字: 差分干涉、透明物、三維量測
壹 、前言
DIC 技術具有共光路、抗震動、高橫向解析度的特性,其基本概念最早由 Smith 提出[Douglas, 2003] ,
1952 年由 Nomarski 改良成現今型式,光學系統隨後在 1960 年代由德國的卡爾蔡司(Carl Zeiss)
公司發展而成。Rainer Danz 與 Peter Gretscher (2004)提出了一圓偏極光 DIC(C-DIC)的硬體架構,
在反射式光路中的兩偏極片旁加入四分之一波片產生圓偏極光,透過旋轉 DIC 稜鏡而非旋轉待測物
的方式得到不同剪切方向的差分影像。Michael Shribak 等人[2008, 2009]改變相移式(PS-DIC)的硬
體架構,同時轉兩個四分之一波片達成改變剪切方向,發展出不用轉待測物的量測方法,減少了旋轉
載物台等相關精密機構,但缺點是使用光學元件數量增加,價格相對提高。Cui 等人[2008]提出特殊
孔結構附加於感測元件上的 SA-DIC ,以掃描方式達成兩個不同剪切方向之差分干涉影像擷取。Fu 等
人[2010]則發表了利用離軸自干涉式的定量化 DIC ,於光路中加入光柵產生全像干涉圖,同時擷取兩
個不同剪切方向之差分干涉影像。
本研究採用相移式 DIC 架構,透過旋轉 DIC 稜鏡的方向達成剪切方向的改變,整合定量化相位還原
重建演算法,應用於透明物件的尺寸形貌量測。並以模擬探討重建演算法對於定量化相位還原的精度;
以實驗探討不同光路形式對於實驗量測結果的影響。
貳 、研究方法
DIC 原 理 為 運 用 一 特 殊 的 分 光 鏡 : 渥 拉 斯頓 稜 鏡 (Wollaston prism) 或 諾 瑪 斯基 稜 鏡
(Normaski prism)進行分光及合成光的作用,其光學架構如 Fig.1 B 所示。將一束入射光通
過分光 DIC 稜鏡時,會形成一對空間中相鄰兩道有微小間距、且偏振方向互相正交的偏極光
入射待測物,其中稱此微小間距稱為“剪切(shear)”。由於穿過待測物的兩道光因為光程長
的差異,導致產生相位差之後,再將兩道光經過合成光 DIC 稜鏡時,合成一束干涉光。依此
原理將待測物的厚度或折射率之梯度變化轉換成為光強度資訊,在感測器上獲得相位差分佈,
形成在物件有高低起伏處、邊緣與周圍環境間被凸顯的高對比度影像。要調整 DIC 影像的對
比程度可透過調整 DIC 稜鏡的“偏置(bias)”,即改變這兩道光之間的相位差來達成。
DIC 的成像過程如 Fig.1 A 所示。首先,通過偏極板的偏振光可分解為 Ex 與 Ey 兩個分量,
透過調整偏極板的角度可以獲得兩光強度相同的分量(Fig.1 A.a) ;這束光的兩個分量再通過分
光 DIC 稜鏡與聚焦鏡後產生兩道偏極光(Fig.1 A.b) ;光通過待測物後(Fig.1 A.c) ,再經過成像
物鏡與合成光 DIC 稜鏡,此時 DIC 稜鏡所導致的偏置量為Γ(Fig.1 A.d) ,並將兩道光合成一
束,透過檢偏鏡之後形成干涉影像(Fig.1 A.e) ,最後以成像鏡頭將光強度分布成像於CCD 上
(Fig.1 A.f) 。
Fig. 1 DIC 影像呈像示意圖
参 、研究成果
本論文將研究成果分三階段介紹,分別為階高量測、楔形斜面角度量測與圓弧曲面量測三部分
階高量測
在階高量測部分 ,若無過大之起伏則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器人传感器的仿真卞.pdf
- 第四章不同人群的营养一.ppt
- li 对a-l zn-mg-cu 系合金时效早期原子聚集行为的影响.pdf
- 配位错合物 - 屏东大学机构典藏nptuir.pdf
- 机械制造ⅰ随堂讲义.doc
- result of the 8th hong kong lighting design competition 第八届 .pdf
- 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pdf
- 高阶马尔可夫链无线链路连通性建模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pdf
- 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的显微镜观察指导教师 - 大连理工大学精品课程.ppt
- 信息化思维- 创新性思维与实践it-oriented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pdf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