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疾病意外事故症状及急救处理.doc

幼儿疾病意外事故症状及急救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疾病意外事故症状及急救处理

幼儿疾病、意外事故症状及急救处理 类型 临床表现 处理措施 注意点 发热 1.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体温呈明显昼夜波动:清晨最低,白天逐渐稍高,而以晚上最高,但一日之差不超过1度。 通风散热,解开衣服; 多饮水,卧床休息,饮食清淡、宜消化; 至少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 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幼儿到医院诊治。 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高热持续不退或精神差,出现新的阳性体征时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高热惊厥 惊厥是最常见的一类不随意运动,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现象,常伴有意识障碍症状。惊厥发作时典型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两眼眼球上转呈斜视或凝视状,全身或局部不自主抽动,部分儿童大小便失禁。 患儿侧身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惊厥; 降温; 5、及时就医。 1平日加强体质锻炼,增强免疫力。 2、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复发。 呕吐 呕吐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见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多种疾病。其可以为单一症状,也可以是多种危重疾病的复杂症状之一。故稍有疏忽,常可延误诊断,甚或危及生命。 呕吐严重者须禁食4小时,注意侧卧以防吐出物吸入气管内。 呕吐停止或减轻后,可给予少量、较稠微温易消化食物,或米汤等流质饮食。 3、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者,应及时按需要补液和供给电解质。若有周围循环衰弱,应按循环衰竭处理。 鼻出血 大部分为单侧鼻腔出血,双侧者较少见。如出血部位在鼻腔前段,血液多从前鼻孔流出;鼻腔后段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儿童的鼻出血多位于鼻腔前端。 采取坐位或半坐位,用棉球或软纸做成食指粗细、3厘米左右长的柱状填塞物,如有滴鼻液或云南白药撒在上面更好,将其填入出血的鼻孔内约1厘米,再压迫鼻孔外侧5—10分钟。如同时配以冷毛巾或冰袋敷于额部也有助于止血。 如此方法出血未能止住,继而从口中大量吐血,则可能是鼻腔后端出血,此时赶紧到医院就诊。 骨折 局部红肿,起“大包”,疼痛剧烈,尤其是移动或触摸伤肢时,伤处似能听见“卡擦”的响声。肢体扭曲变形,或长或短。下肢骨折跌倒后无法站立。上肢骨折无法提起物体。骨折的确诊要依靠“X”线确诊,一般只有到医院方能进行 有开放伤口和出血时,应先止血、消毒和包扎伤口,然后固定。如果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如颅脑损伤、胸外伤、血气胸、内出血等,先推迟救治,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骨折。 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可因地制宜,选用替代物,如书刊、纸板、木棍、树枝等。固定夹板的绷带可用破旧衣服,床单撕成条状代替。 癫痫 其症状特点为无定律突然反复发作,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突然跌倒在地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大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神志不清,大叫一声,跌倒在地,双眼上翻或瞪目呆视,随即发生全身肌肉阵阵抽搐、咬牙、舌唇咬破出血、口吐白沫,可伴大小便失禁。抽搐持续一分钟至数分钟即自行停止,此后转入昏睡或躁动不安。有的立即清醒,有的几小时才能完全清醒。小发作(失神发作):发作时有短暂的意识丧失,突然中止原来的活动。表现为两眼呆视,说话或动作中断,呆立或呆坐不动,面色苍白,面无表情,手中持物掉落,呼之不应。不跌倒,有时伴有不自主动作,如咀嚼、点火、搓弄衣扣,以及面、唇、舌、一侧肢体的颤搐,持续几秒钟到几十秒钟,不超过1分钟,发作过后仍然继续原来正在进行的动作。迅速让病人仰卧,把缠有纱布的压舌板垫在上下牙齿间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同时要把病人下颌托解开病人身上约束的衣应该刺激或点压人中、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抽搐停止后给患者更换被汗液、尿液浸湿的衣裤,并给其换个舒适的环境,让其安静入睡 阵挛期不要强行放入压板,抽搐时口中不要塞任何东西,不要灌药,防止有一些患者在朦胧状态中会出现自伤、伤人、毁物等狂躁性行为,家长应严格看护。请勿强行约束病人抖动的肢体,以免造成伤害﹙如骨折﹚ 由于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运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 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咳出异物,也可将患儿倒提拉背。 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如果这个时候,病人已经昏迷失去知觉,应立即心肺复苏,同时呼救120。在开放气道前,要注意检查口腔异物,有异物要及时清理。在病人醒过来前,心肺复苏不要停止直到120到来 鼻腔异物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