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配题概要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文配题概要1

抒情散文2篇全国、1篇原创 一、(2015宿迁) 参考答案: 1.(2分)示例一:春雷响,春雨落,想像成云像孩子一样被逗哭,显得生动活泼。示例二:杜鹃啼叫,杜鹃花开,想像成杜鹃花像孩子一样红了脸,显得生动有趣。示例三:春风吹,柳絮飞,想像成柳树像诗人一样,吟诵出无人能懂的诗句,充满诗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技法鉴赏能力,认真审题,就会发现题目中已经提供了赏析的角度“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也就是要求考生揣摩句子中是如何想像的,又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同时,题目中还提供了赏析的范例,答题时要认真分析范例中语言组织的角度和形式。 2.(3分)(1)非常(十分、极其、无比等)蓝 (2)非常(十分、极其、无比等)透明 (3)非常(十分、极其、无比等)高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提取能力,答题时,抓住关键句“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拿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从中可以提出答题的三个角度即“蓝度”“透明度”“高度和深度”;接着从“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用拟人的写法,写出其数据之高。由此,就可概括出远古春天的天空所具有的三个特点。 3.(5分)(1)攻陷是攻破、攻占的意思,把桃花人格化,想像成攻城略地的军队,想像奇特丰富,形象地写出了桃花盛开,春意盎然,势不可挡的特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品味能力,分析词语的表现力,首先要理解其含义,然后再联系语境分析其在表现事物、刻画画面、抒发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攻陷”是攻占的意思,联系句子,分析是什么攻陷了什么。原来是“桃花”攻占了所有的山村水郭,可以想像满山遍野都是桃花。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势不可挡的特点。 (2)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富有节奏、颇有气势)地写出了蝴蝶穿行花丛,蜜蜂采花酿蜜,清风吹拂树枝的景象,把美丽如画的春天写活了,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表达了作者对远古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辨识和表达作用分析能力,从“蝴蝶去树”“蜜蜂去编册”“风去纵宠”可以辨识出句中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从拟人修辞的角度思考,则主要是将景物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从排比的角度思考,则三个并列句子,句式整齐,富有气势。但从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远古春天的喜爱之情。 4.(4分)作者通过讴歌远古春天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远古的春天的热爱、向往和怀念之情;作者怀古是为了讽今,对自然环境遭受现代工业文明的破坏,表达了深切的忧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情感体验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善于抓住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首先,细读全文,从文中作者对远古春天景物的描写中,不难体验出作者对远古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其次是紧扣文章最后一段“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代表的是现代工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那美丽的春天,只能是“湮远年代中”,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对人类未来生存的忧虑。 二.(2015安徽)全国真题 调25套安徽 二、1. (6分)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或: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引起我对槐花的注意。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印度朋友迷惑不解。(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概括。 根据题干可知,文章③~段写了两件事。可以先明确这两件事的分界点,第⑩段中“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一句是过渡句,抓住此句就找到了这两件事的分界点。概括第一件事,我们可以采用“要素提取法”,即提取“人物(印度友人)”“事件(看到槐花)”“结果(很惊讶)”等要素,概括为:印度友人看到槐花很惊讶。采用相同方法可概括第二件事。 2. (3分)B【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的还原。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语境,反复推敲。所给句子强调了“我”在槐花身上发现了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A〕〔C〕两处写了印度朋友被槐花所吸引和迷惑不解的神气,和所给语句的陈述对象不同;〔D〕处写“我”再看槐花时,努力去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内容与所给语句不符合。但〔B〕处说“我认真注意槐花”“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陈述对象和内容都和所给句一致。其中“非常陌生”和所给句子中的“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呼应,“似曾相识”和“以前”呼应。所以,所给句子放在〔B〕处较为合适。 3. (3分)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共3分)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指代义。“这种习惯”表示近指,答案应从画线句前面的句子中寻找。画线句前面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指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第二句解释了这种经验形成的心理学原因。据此可以推断,“这种习惯”指的就是第一句提到的“生活经验”。此外,根据第段画线句后的句子“难道我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