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史料1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导思 史料1表明汉代________地区人口稀少,南方经济不发达,也表明了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________流域。 江南 黄河 探究: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史料2 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导思 史料2表明南宋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说明南宋时中国的______________已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 探究: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经济重心南移有何影响? (1)因素 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②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③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调整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④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⑤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主题二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史料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 比例(%)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 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导思 从上述表格汉、唐、北宋三代南北方人口户口数及比例的变化反映唐代后________逐渐增多,已经超过北方;从人口数量的变化,客观反映我国经济重心在宋代南移基本完成。 南方人口 史料2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 导思 上述表格看出,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北宋官员中南方的数量逐渐增多,客观上反映了经济重心转移对文化的影响,实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变化。 前期 中期 后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北方 278人 84.5% 274人 63.9% 121人 40.3% 南方 51人 15.5% 155人 36.1% 179人 59.7% 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转移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重要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的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口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科举文化事业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课题导入 命题分析:中国古代丝绸和瓷器的生产曾经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高考对中国手工业的成就的考察主要是要求考生认识不同时期产品的特色,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目标引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的区别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