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汇编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邝文霞 一、概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所特有的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胆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分娩后可迅速消失。 二、病因 1、妊娠期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导致胆酸代谢障碍,胆汁流出受阻,回流增加; 2、遗传与环境因素:决定患者的易患性; 3、药物: 三、对母儿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ICP孕妇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致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 2、对胎婴儿影响:胆汁酸的毒性作用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可发生宫内君迫,胎儿宊然死亡。 四、临床表现 1、瘙痒:从手掌和脚掌开始; 2、其他症状:严重瘙痒引起的失眠、疲劳; 3、体症:四肢皮肤见抓痕,部分病人有黄胆,分娩后数日消退; 五、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上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及能量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 。 2、药物治疗: ① 腺苷蛋氨酸:首选,可防止雌激素升高所引起的胆汁淤积;每日500—2000毫克静滴,降胆酸。 ② 雄去氧胆酸:抑制肠道对胆酸的重吸收,用量15mg/kg.D。 谷光甘太保肝。 ③ 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减轻瘙痒症状,每日12mg,连用7天; ④ 苯巴比妥:改善瘙痒症状,用量每次 0.03克,每日3次,连用2--3周。 3、产科处理: ① 产前监护:从34周开始,每周一次NST试验; ② 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出现黄疸、胎龄已达36周,无黄疸、已足月或胎儿窘迫经治疗后不能纠正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对于妊娠<37周,治疗后血清胆汁酸呈下降趋势,孕妇瘙痒症状减轻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达37周以上。由于子宫收缩可加重胎儿缺氧,导致死产, 应以剖宫产为宜。 六、 护理 1?、心理护理? 孕妇在妊娠后期出现皮肤瘙痒不适,同时伴有黄疸者,精神非常紧张,认为是患上肝炎,担心影响胎儿,为此,护士应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孕妇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要求孕妇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夜间因皮肤瘙痒而影响睡眠者,按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以保证足够的睡眠。多与患者交流,或让患者听悦耳欢快音乐,分散孕妇注意力。 2、加强胎儿宫内监护 ①、胎动计数? 首先讲解胎动计数的意义,让孕妇积极配合,然后讲解胎动计数的方法,要求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胎动1 h,每天时间相对固定,先排空膀胱,安静状态下,计胎动次数,然后将3次胎动数相加再乘4,即得12 h胎动数。如果每小时胎动数3 次,或12 h胎动数10次或在原来胎动数基础上减少或增加的次数超过30%,应报告医生处理。 ②、胎儿电子监护(NST) NST中胎儿基线变异正常是胎儿神经系统对其心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的表现,胎儿基线变异幅度的减少甚至消失提示胎儿神经系统受抑制,胎儿宫内缺氧。为了保证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应排除一些影响结果的因素,如孕妇不能仰卧位,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在胎儿基线变异幅度减少时还应关注有无胎动,以排除胎儿处于睡眠状态而影响结果,同时注意是否应用镇静剂。在临床上有时尽管取侧卧位也可出现胎儿脐带受压的异常基线,此时应变换体位。因此当出现基线异常时,应排除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后才有意义。对于NST反应良好者,在孕妇病情稳定时,可在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到足月或接近足月;对于NST无反应型者,应每天监护一次,连续3 d,若3次均系无反应型,应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③、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羊水情况及胎儿大小,与孕妇讲解检查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检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估计胎儿成熟情况,为医生适时终止妊娠提供参考,胎儿双顶径达85 cm、股骨长达70 cm者娩出的新生儿发育基本成熟,所以根据双顶径和股骨长度,结合胎龄、NST结果及病情综合考虑,如果其他指标许可,尽量在双顶径85 cm,股骨长70 cm时终止妊娠。一般超声检查7~10 d 1次。 3、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ICP孕妇的新生儿系高危儿,且往往为早产儿,必须备好各种型号气管插管导管,以备抢救时选用,备好红外线辐射台、婴儿喉镜、氧气等设备及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洛酮等抢救药品,出生现场保证3名专业抢救人员,新生儿出生后先留脐带长10 cm,以备脐静脉注射药品,常用的药物有1∶10 000肾腺素0.1~0.3 ml/kg脐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滴入;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应用5%碳酸氢钠3~5 ml/kg,用等量注射用水或10%葡萄糖液稀释后脐静脉注射,当有麻醉药物引起新生儿的呼吸抑制时,可用纳洛酮0.05 mg/kg,脐静脉注射;以上药物可根据需要按医嘱每3~5 min重复使用,抢救过程中应加强新生儿保暖,同时应每隔30 s进行一次复苏效果的评价,以决定下一步的复苏措施。抢救复苏后的新生儿转入新生儿室监护。 4、预防产后出血 分娩前一周按医嘱应用VitK1 1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