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5 卷 增刊 2 冰 川 冻 土 Vol.25 Suppl.2
2 0 0 3 年9 月 JOU 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 YOLOGY Sept.2 0 0 3
文章编号:1000-0240(2003)增刊2-0234-07
南极海冰和陆架冰的时空变化动态
1 2 3 1 1
解思梅 , 魏立新 , 张占海 , 梅 山 , 郝春江
(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北京 100081;2.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003;3.中国极地研究所, 上海 200129)
摘 要:利用美国冰中心和雪冰中心提供的海冰资料和我国南极考察现场的海冰观测资料, 对南极海
冰的长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是多冰期;80 年代是少冰期;90 年代南极
海冰属于上升趋势, 后期偏多;区域性变化差别大, 东南极海冰偏多, 西南极海冰即南极半岛两侧特别
是威德尔海(Weddell Sea)区和别林斯高晋海(Bellingshausen Sea)的冰明显偏少.东南极和西南极海冰的
变化趋势总是反相的.90年代后期普里兹湾的海冰明显偏多, 南极大陆陆架冰外缘线总体没有明显的
收缩, 有崩解也有再生的自然变化现象.西南极威德尔海的龙尼冰架(onne Ice Shelf)和罗斯海冰架
(oss Ice Shelf)东部崩解和收缩趋势明显, 东南极的冰架也有崩解和收缩, 但没有西南极明显.陆架冰
崩解向海洋输送的冰山对全球海平面升高有一定的影响.目前, 南极冰盖断裂崩解形成的冰山, 向海
洋输入的水量可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4 mm.南极海冰没有随着全球气候温暖化而明显减少, 而是按
照东南极和西南极反相的变化规律进行周期性的变化、 调整和制约.
关键词:南极海冰;南极陆架冰;变化特征;近期变化动态
中图分类号:P731.15 文献标识码:A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对南极海冰进行了一系列的监
1 前言
测和研究, 在南极建立了以卫星监测为主的立体监
南极是全球大气热机运转的冷源, 对全球大气 测系统, 研究了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和长期变化趋
[1, 2]
和海洋环流及气候的变换起着重要的作用.海冰是 势 , 提出了南方海洋涛动的新观点, 指出赤道
极地冷源的关键区, 由于海冰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太平洋的海温与东南极的海冰有超前和落后2 a 长
[3]
大, 再加上海冰两大独特的物理特性, 是形成极地 达4 a 的强负相关的超长期的涛动关系 ;提出了
冷源的重要原因. 南极威德尔海的海冰是南极海冰的正反馈中心, 在
[4]
我国对南极海冰的监测和研究的重要动力, 除 南极海冰的变化中起主导和领先的作用 ;指出南
了上述原因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南极考察事业 极罗斯海海冰是南北两极海冰的负反馈中心, 抑制
的需要和南极考察事业发展地推动作用.1984 年 海冰的正反馈变化, 指出在太平洋罗斯海海冰起主
和1988 年我国相继在西南极和东南极建立了长城 导作用影响北极太平洋侧区的海冰, 而在大西洋是
[5]
站和中山站, 自此之后需要每年或隔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律与生命科学摘要.PDF
-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总结报告详解.PDF
- 青岛崂山-烟台-威海-蓬莱-泰山-曲阜-济南7日游登泰山、拜详解.PDF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剖析.doc
-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参数详解.PDF
- 第12章过滤、排序与定位数据摘要.PDF
- 伯尔梅特消防系统摘要.PDF
- ORACLEWEBCENTERCAPTUREANDIMAGING摘要.PDF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摘要.PDF
-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评述及最新研究进展详解.PDF
- T_SXCAS 041-2025 预拌流态固化土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B50∕T 104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范—堆石混凝土工程.docx
- DB54_T 0380-2024 牦牛早期断奶技术规范.docx
- DB63_T 1988-2021 小微湿地认定规范.docx
- DB4412_T 31-2024 地理标志管理规范.docx
- T_JXXCCY 019-2024 茄子四杆整枝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353.3-202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3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docx
- DB43_T 3006-202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导则.docx
- DB37_T 5261-2023 装配式混凝土楼梯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B32_T 4341-2022 水下道路隧道消防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文档评论(0)